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脸色发黑怎么回事,以及癌症病人肚子胀怎么办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体内有癌,身体会报警,提醒:3处变黑,或是癌症在靠近
来源: 源于39健康网微信公众号
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小编,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刘女士昨天在排便后下意识低头看了一眼,发现大便竟然是黑色的。回想起自己之前也时不时会有这种现象,赶紧上网查了一下,网上竟然说黑便是肠癌的征兆。
吓得她当天就去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问她最近的饮食模式,她回想到自己昨天吃了不少鸭血。医生判断她的黑便正是由于吃了鸭血所致,让她回去再观察几天看看情况。果然,回去后刘女士没再吃鸭血后,黑便就没出现过了。
这让她觉得特别诧异,不过是吃了鸭血,为什么会导致排出的大便颜色变黑呢?
01
为什么吃完动物血后,大便会发黑?
这是因为动物血内的铁元素很丰富,在进入体内后无法被身体全部吸收。多余的铁元素会与大肠内的硫化物结合,生成黑色的硫化铁,继而让粪便也被染黑,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体内铁元素代谢完毕后即可恢复正常。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吃动物血,还是拉黑色大便的话要重视,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导致的,建议及时去医院做个检查。
02
身体3处变黑,或是癌症来临信号
但如果没有吃动物血的情况下,大便依旧出现异常的发黑,则要警惕可能是癌症引起。除了粪便发黑外,身体这几处异常的发黑,也要警惕可能是疾病所致。
1、大便发黑—胃癌
胃癌早期的症状跟胃炎、胃溃疡非常相似,比如胃胀痛等,但如果还出现柏油状的黑便的话,很可能是胃癌。肿瘤侵犯血管时,会引起消化道异常出血,继而让血液在肠道内长时间停留,血液内的红细胞会被破坏,导致血红蛋白与硫化物结合,生成亚硫化铁让粪便颜色变黑。
除了黑便外,胃癌还会出现持续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体重下降、贫血、腹部肿块等一系列的异常症状。
家族内有胃癌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情况的人群,均属于胃癌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胃镜、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建议1-2年进行一次,具体的频率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2、脸色发黑—肝癌
脸色发黑是肝癌的典型症状之一,因为肝脏出现病变后,会导致其对体内色素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大量黑色素随着血液流向全身。而面部本身皮肤比较薄,更容易出现色素沉淀,导致面色发黑。其中又以眼周的发黑最为明显,因为这个部位的皮肤是面部最薄的。
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肝硬化、家族内有肝癌病史、有乙肝病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肝癌筛查,目前主要的检查手段有超声、CT、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等。
3、皮肤黑痣—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多是由皮肤的黑痣发展而来的。黑色素瘤来源于黑色素细胞,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黑色素细胞会均匀分布在皮下,但它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过度分裂、增殖,最终聚集成团形成黑色素痣。
大部分黑色素痣为良性病变,但黑色素痣也可能会因为过度紫外线照射、遗传易感性、肤色类型等因素而失去控制,最终过度分裂增殖演变成恶性程度很高的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在皮肤上出现较多,手、足这两个部位多发,另外鼻腔、口腔、阴道、面部、头皮等部位也会有。临床上70%的黑色素瘤与慢性日光损伤相关。
想要判断痣是否有恶变倾向,可通过ABCDE法则:
A为非对称性,痣的两边看起来不对称;
B为边缘不规则,边缘呈锯齿状、切迹;
C为颜色改变,色素痣出现蓝、粉、褐,甚至白色;
D为直径,色素痣直径>6mm,或短期内明显变大;
E为隆起,整个肢体会有轻微隆起。
03
美国癌症协会:
做好4点,癌症患者也能长寿
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第3版《癌症生存者营养和身体活动指南》对癌症患者如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做出了建议。
患癌后要吃好
相较于普通人,癌症患者更应该保证饮食摄入营养充足、全面。日常要多吃新鲜的果蔬、谷物,少吃红肉、加工肉,食物摄入尽量以纯天然的为主。可遵循地中海饮食模式,尽量保持食物摄入多样化,让身体摄入不同的营养。
患癌后要多动
有研究发现,癌症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对于改善情绪、身体机能以及与健康相关的骨骼健康、睡眠等均有好处。注意运动要量力而行,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保持每周75-150分钟的中高等强度运动。
患癌后要保持健康体重
超重、肥胖与癌症的发生之间有关系,对于已经患癌的患者,也需要通过饮食、运动来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避免超重肥胖。
患癌后要禁酒
酒精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无论是否患癌都不建议饮酒,尤其是在癌症治疗期间,饮酒会导致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还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缩短预期寿命。
参考资料:
[1]《快速识别胃癌的五大蛛丝马迹!》.羊城晚报.2021-03-31
[2]《鸡血、鸭血、猪血不干净?有毒素?你所不知道的真相是…》.科普中国.2021-03-30
[3]《痣能变癌?专家教你识别黑色素瘤》.科技日报.2023-06-28
体内有癌,皮肤先知?身体这4处变黑,或是癌症来“敲门”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它们大多发病隐匿,一发现就是晚期。但也有一些癌症,可以通过症状判断+癌症筛查,及时发现和尽早干预,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总生存率仅有14.1%,在我国癌症致死排行榜中,肝癌占据第2位。
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癌细胞侵蚀,肝功能受损时,体内的激素水平就容易紊乱,出现脸色暗沉发黑的症状,临床上称为“肝病面容”。
此外,在肝癌中晚期,常常伴随腹胀腹痛、消瘦乏力、身体水肿、低热等症状。
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建议立即就医检查。同时对于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中高危人群(慢性肝病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建议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腹部超声和血清标志物检查。
恶性黑色素瘤是常见于皮肤和黏膜的恶性皮肤肿瘤之一,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但90%的早期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健康,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与肤色和紫外线照射有关,但常常也和黑色素痣的不当处理有关,例如反复摩擦、挠抓导致恶变,或者自行用药物腐蚀引起感染变异。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痣不会发生恶变,但如果出现这4种变化,就要警惕:
● 短期内突然变大
● 颜色异常不均匀
● 边界不规则
● 伴随疼痛、刺痒感
排除食物和药物等因素,黑便往往意味着消化道出血:当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血红蛋白就容易与硫化物反应,形成黑便。
如果出现黑便的同时,伴随以下症状,就要警惕胃肠癌。
胃癌患者常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上腹部疼痛不适、进食后早饱。随着病情发展,腹部疼痛会明显加剧,体重减轻、身体乏力,甚至出现黑便、呕血等情况。
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等,与胃癌类似。中后期往往伴随排便习惯改变,例如拉不出来、便前腹痛、出现黑便或黏液便等。
乳腺癌患病率较高,2020年甚至取代肺癌,成为全球患病率最高的癌症。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同时,肿瘤的出现会对黑色素的运输造成干扰,使其沉积在皮肤娇嫩处,进而引起腋窝或腹股沟变黑。
早期筛查乳腺癌,是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手段。对于以下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定期做乳房检查及乳腺彩超检查:
总的来说,虽然大部分癌症都来得悄无声息,但警惕身体发病信号,及时筛查早做干预,或许能大大降低癌症带来的伤害。
参考资料:
[1]李建萍.皮肤黑素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09):2121-2123.
[2]王晏美.便血快速解读[J].江苏卫生保健,2016(15):26-27.
[3]高智,张宇,屈亚威,刘海峰.报警症状及一般症状在胃癌预测中的价值[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8,6(02)
:82-86.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8.02.006.[4]杜奕奇,蔡全才,廖专,方军,朱春平.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桉)(2017年,上海)[J].胃肠病学,2018,23(02):92-97.
[5]钟强,吴礼国.原发性肝癌148例首发症状特点分析[J].华西医学,2008(05):1023-1024.
[6]雷玉全.肝癌的症状及治疗措施[J].人人健康,2020(07):64.
[7]陈万青,李霓,兰平,陈宏达,杜灵彬,孙凤,黎国威,何晓生,王乐,李子一,朱陈,卢明,曹毛毛,孙殿钦,何思怡,李贺,杨卓煜.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J].中国肿瘤,2021,30(01):1-28.
[8]樊蓉,陈磊,杜鲁涛,钱云松,汪慧.中国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J].肝脏,2021,26(08)
:825-831.DOI:10.14000/j.cnki.issn.1008-1704.2021.08.001.[9]张晓辉,孙强,李炎,黄俊颖,冼达亨.中国女性乳腺癌预防专家共识[J].中国研究型医院,2022,9(04)
:5-13.DOI:10.19450/j.cnki.jcrh.2022.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