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槐耳颗粒能治疗癌症吗,以及癌症患者硒的服用量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国家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推荐首选药物—槐耳颗粒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主要症状特征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肝脏肿大;后期可出现黄疽、腹水、恶病质、出血、昏迷、全身衰竭等。根据病理可分为单纯型、硬化型、炎症型,根据病程进展又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原发性肝癌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叁位。原发性肝癌属中医的“胁痛”、“肝积”、“疤积”、“臌胀”、“黄疸”等范畴。
原发性肝癌
肝癌治疗领域的特点是多种治疗方法、多个学科共存,而以治疗手段的分科诊疗体制与实现有序规范的肝癌治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因此,肝癌诊疗须加强重视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模式,特别是对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从而避免单科治疗的局限性,促进学科交流。肝癌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局部消融治疗、TACE、放射治疗、全身治疗等多种手段,合理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有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但也需要同时考虑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肝癌的外科治疗是肝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最重要的手段,主要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
2018年由武汉同济医院肝胆外科陈孝平院士牵头的中国39家叁甲医院共同组织的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由槐耳清膏制成的中药槐耳颗粒,能有效抑制肝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这次临床试验从2011-2014年共招募到1044例接受肝癌切除手术后的患者,实验组每天3次口服槐耳颗粒20g,经过长达2年时间的随访发现,服用槐耳颗粒的患者不仅绝大多数依然健在,试验数据证实:肝癌术后服用槐耳颗粒可降低33%复发率,降低44%死亡率。
武汉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
槐耳颗粒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其实早在2007年,“槐耳颗粒”就被中华中医学会列入《中医肝癌诊疗指南》,将槐耳作为推荐中药。
高等学校教科书,它所赋予的教育内容的思想性、权威性、严肃性是不容置疑的,“槐耳颗粒”之所以能被写入第7、8、9版全国高校五年制本科《外科学》教材,并作为肝癌术后全身治疗的推荐药物,得益于其全面而严谨的临床研究,获得了高水平、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验证了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外科学
“槐耳颗粒”已被列入多部权威的诊疗规范、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并被写入第7、8、9版全国高校五年制本科《外科学》教材,作为肝癌术后全身治疗的推荐药物。一种中药,能够被多家权威机构同时列入诊疗规范和高校教材,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2013年,“槐耳颗粒”被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列入《肿瘤姑息治疗中成药使用专家共识》,该《专家共识》规范了中成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为肿瘤临床中成药的使用提供了指导。此《专家共识》指出,“槐耳颗粒”是II类证据推荐B级中成药。
2017年,“槐耳颗粒”被列入原国家卫计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这是国内肝癌诊疗领域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此《规范》明确指出:中药“槐耳颗粒”对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病人有一定的预防复发转移作用。《规范》同时将“槐耳颗粒”在抗肿瘤治疗疗效评价的中医药名录中作为首推药物。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版
中医中药的治疗
2018年,“槐耳颗粒”被列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该《指南》将“槐耳颗粒”作为1B类证据II级专家推荐的唯一现代中药(注:证据水平的高低依次为1A/1B/2A/2B/3,1B证据级别相当高)。与国家卫计委《诊疗规范》相比,它是进一步的补充和细化。如果将《诊疗规范》比作教科书,那么这个《指南》就相当于参考书。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8版
2018年,“槐耳颗粒”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列入《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该《实践指南》是首个反映中国患者特点及需求的介入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推动了我国介入治疗在肝癌领域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实践指南》明确:槐耳颗粒是介入联合中医药治疗的代表药物。
同样,2019年槐耳颗粒作为唯一拥有一级证据等级证据,作为肝癌术后治疗首推中药,被写入《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版。
诊疗规范,指南,专家共识的区别
“规范”是指国家最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的疾病规范化治疗措施,是疾病治疗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诊疗指南”是指权威医学团体制订的疾病治疗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是对“诊疗规范”的补充和细化,是次高级别的指导性文件;“专家共识”“专家意见”是指由各专业委员会制订的疾病治疗意见,属于第叁层次的医疗手册。
上述这些诊疗规范、诊疗指南、专家共识不仅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诊疗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而且是医疗责任事故区分的主要法律依据。诊疗规范、诊疗指南、专家共识、权威医学着作的形成,需要经过大量高质量的临床检验,必须有科学的前期研究,有扎实的循证医学证据,有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并经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和严谨的审核,才能转化为权威的诊疗规范、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和医学教科书。
虽然“槐耳颗粒”已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得到了国际国内普遍认可,并被国内多部指南推荐用于临床,但并不会止步于此。目前“槐耳颗粒”正在全面开展肺癌、乳腺癌、胃肠癌等方面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相信“槐耳颗粒”的未来还有着无限的可能。
槐耳颗粒
硒,抗癌元素之王!6种食物是含硒“大户”,但是很多人都不爱吃
同事小刘的爸爸一个月前查出患癌,小刘连续请了一个月假在家照顾爸爸,前几天,小刘突然发来消息问:小艾,我爸爸现在身体很虚弱,有人说补硒对抗癌有帮助,是真的吗?
大自然中存在很多微量元素,如铁、钙、锌,每一个都有它独特的价值,而硒虽然知晓率不高,但却是肿瘤患者不可多得的一味“良药”。
硒是癌症最好的“杀伤剂”硒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成分。硒有利于消除自由基,在人体内参与调解多种维生素的吸收和消耗,以及多种酶的催化反应,对维持人体正常机能有重要作用。
这些年来,还有不少研究表明,硒摄入量不足或硒缺乏与癌症发病有关系。
据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贾立群介绍,有多个采用硒对肿瘤高危人群进行临床干预的试验,结果显示硒具备抗肿瘤的作用。比如有两个研究分析了我国肝癌高发区江苏启东和肺癌高发区云南锡矿人群的血硒水平,发现人体含硒的水平与癌症发病呈现明显的负性关系。
图源:网络
那为什么硒能够抗癌呢?根据现有的研究,硒抗癌主要通过四个机制。
一是硒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通过改善免疫功能来提高抗癌能力。免疫力与癌症的发生有重要关系,而硒不仅对免疫力有显着影响,能改善机体功能,还能促使淋巴细胞生成抗体,增高或维持血液免疫球蛋白的水平。
二是硒会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阻止肿瘤转移、复发。肿瘤为了能从人体中夺取足够养分,会自行生成一套血管系统,用于生长和转移。硒能促进一种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形成,从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网的生成和生长,使肿瘤无法得到足够的养分供应。
叁是硒能抑制化疗药物的毒性。有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在化疗前后如果服用了较大量硒,可以有效控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肾毒性、白细胞下降等毒副作用,使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治疗。
四是硒能降低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长期大剂量化疗很容易使癌细胞产生耐药性,慢慢地使化疗药物失去疗效,如果患者在化疗的同时补充高剂量的硒,可使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保持敏感,让疗程能够顺利进行。
六类食物是含硒“大户”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们从食物中就能获取硒。含硒较多的食物主要有六类:豆类、肉类、蛋类、水产类和果蔬。
豆类中的豆腐、绿豆、红芸豆、红花豆、花豌豆、虎皮芸豆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牛肉、羊肉、鸡肝、鸭肝、猪肾、牛肾等肉类食物也含有丰富的矿物硒;鸡蛋、鹌鹑蛋也是含硒较多的蛋类;鲅鱼、海虾、带鱼、鲈鱼、海鳗、河虾、大黄鱼、红娘鱼等水产食品也可以作为补充硒元素的优质选择;果蔬中的大蒜、胡萝卜、木耳菜、桑葚、毛豆、芒果、苜蓿、红菜苔等也含有较多硒元素。
不过要注意的是,硒元素若合理补充,对结肠癌、肺癌、肝癌、皮肤癌等癌症都能起到一定预防作用,但是硒元素摄入过量,却可能引起中毒反应,导致发质变干、易脱落、皮肤损伤等症状。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成年人每日只需补充硒元素50~200微克就够了,从食物或膳食补充剂中摄取都可以,但切忌过量,均衡饮食最为妥当。
此外,硒元素对于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也有一定的防癌效果,但作为一种营养物质,硒并不能代替任何药物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所以若是患有疾病的依然要接受规范的诊断,遵循医嘱进行治疗,而不是想着靠吃硒元素就能包治百病,最终耽误病情。懂得保健虽好,也要科学进行,切勿迷信。
参考资料:
[1]专家揭秘硒产品抗癌背后的真相.生命时报.2016年10月20日
[2]倪根珊,丁兆平,姜恩欣.硒的药理作用及其保健价值[J].药学情报通讯,1993,(4)11:4-7
[3]Clark L C, Albert D S. Selenium and cancer: risk or protection[J]. J Natl Cancer Inst. 1995,87:473-47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