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的症状与危害(下颌癌严重吗)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甲亢的症状与危害,以及下颌癌严重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甲亢?5个自查方式送给你

很多人都知道甲亢,甲亢具体来说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一般是由于人身体内的一些原因所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导致的。一般来说,一旦得了甲亢,就会出现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甲状腺肿大、手颤、颈部血管突出等等症状,再严重一些,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昏迷,危及生命。

因此,得了甲亢就需要及时治疗,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有时候,甲亢的表现症状不怎么明显,可能自己得了甲亢也不知道,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甲亢呢?

第一,甲状腺肿。

这种症状很有特征性,一般的检查都是通过这个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甲亢的,得了甲亢的人都会出现这种症状。一般甲状腺肿表现的症状就是脖子肿大,光从外观看是看不出来的,除非一个人脖子本来很细,突然变大,不然一般是看不出来的。因此,除了脖子肿大外,脖子周围会出现血管杂音和扪及震颤,很容易感觉出来。

第二,出现精神类的疾病。

一般甲亢患者会出现激动、多动、失眠、紧张、思想不集中等等的精神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幻觉,甚而是狂躁症!但是,有的患者也会出现与上述症状相反的症状,例如抑郁等等。

第叁,眼睛出现不良症状。

有的甲亢患者会出现眼球突出的症状,看起来会很渗人。而有的患者会出现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有异物感等等症状。而且,有的患者由于眼球过于突出,眼睛很难闭合,很容易引起眼球的充血、水肿,时间一旦久了,还会出现眼角膜溃烂的严重症状,甚至还会导致失明!当然,有的患者眼睛也不会出现症状。

第四,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一般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食欲较旺盛,有事没事都会很想吃东西。但是东西虽然吃得多,体重却没有上升,反而明显下降。当然,出现这种症状也很有可能是因为的了糖尿病,因此,出现这种症状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治疗比较好,毕竟哪种病的影响都很大。

第五,运动系统发生变化。

虽然会因为甲状腺激素的过多分泌而表现得亢奋,但身体却明显的有种非常无力的感觉,做事无精打采,注意力容易分散,很容易出问题。

女子牙齿莫名脱落,一查竟然患“癌” 专家团队:导航助力颌骨肿瘤精准切除与修复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16日讯(通讯员 左良 彭璐)近日,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二科田皞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了该院首例导航辅助下颌骨肿瘤精准切除与修复重建手术,标志着该院数字化外科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

数月前,年近半百的张女士发觉下门牙不明原因的松动,门齿脱落后在当地医院求诊才发现局部有肿瘤形成,活检证实为“癌”。张女士忧心忡忡地辗转省内多家大型医院,均告知该处手术复杂、难度高,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她来到了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二科主任医师田皞的门诊,请求为其实施手术。

(图一 计算机辅助手术计划及术中导航调较)

入院后张女士逐步了解到,切除该段下颌骨,如不进行骨组织修复重建,不仅会颏部塌陷,面容难看,还会散失有效的咀嚼功能,甚至舌后坠导致气道狭窄,需要长期气管切开使得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想到这些,张女士便打起了退堂鼓。了解到张女士的担心,田皞教授耐心地向她讲解了手术的可行方桉。其实,早在2013年,该科室就在省内最早开展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头颈复杂肿瘤切除与修复手术。经过近10年的探索,已从单纯的打印3D实物模型,发展到精准手术导板、个性化修复植入物及不同色系差、易于拆分的3D组合手术套件等;辅助的范畴也由颌骨相关手术拓展到部分喉癌手术及颈跟部复杂肿瘤手术。至今,该科室已完成相关手术数百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听到田主任的耐心解释后,张女士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图二 田皞主任在进行术中导航验证)

为了避免手术与术前计划产生些许误差,田皞教授决定使用导航技术来为张女士实现下颌骨的精确切除与重建。2022年11月下旬,田皞带领副主任医师左良、高水超,首次将导航技术与手术导板相结合,为张女士顺利按计划实施了“下颌骨肿瘤根治+游离腓骨瓣修复重建”。无论在手术时长、精准度以及患者术后外形和功能状况,均较以往手术有了进一步的提昇,日前,张女士已顺利出院回家进一步休养。

田皞教授提醒广大市民,下颌骨中央性鳞状细胞癌病程短,发展快,多发生于下颌骨体部和升支,主要表现为牙痛、牙松动,拔牙后创口不愈合,下唇麻木,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影响治疗与预后效果。

警惕!年轻妈妈查出胃癌晚期:3个习惯让她痛悔不已,年轻女性多发

“医生,我会复发转移吗?帮帮我,我想活下去!”如果时光还能倒流,38岁的高静一定会改掉生活中的坏习惯,哪怕早一些到医院检查,结果或许也与如今不同。

走进杭州市肿瘤医院专家门诊时,这位已经手术切除了全胃,怀揣一纸胃印戒细胞癌晚期诊断的年轻妈妈懊悔不已。上周,她开始了第一次术后辅助化疗与中医中药治疗,接下来的日子,将迎来诸多考验。未来还能走多远,尚是未知数。

偶然一次黑便竟查出胃癌晚期

高静是一位单亲妈妈,身材瘦瘦高高,平时从事家具销售工作。

“我在展厅工作,忙起来一日叁餐不定时,大多时候我都吃泡面或者点外卖。”以前,高静时不时会胃痛,但她觉得自己年轻,从没去医院做过检查。直到2个月前一次上厕所,高静发现自己大便发黑,这才有些害怕,到家附近一家医院做了胃镜。

“拿到结果时,简直是晴天霹雳,医生说我得了胃癌。”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大手术,高静的胃被全部切除,病理结果显示,她患上的是高度恶性的胃印戒细胞癌,且已是晚期,切除的54颗淋巴结中,已有42颗转移。

这是胃癌中的“恶魔”,患者的生存期也显得扑朔迷离。术后需要进行辅助治疗,高静来到医院,丁纪元主任为她制定术后放化疗结合中医中药的综合治疗方桉。

失去了整个胃的高静,日常需要少吃多餐,还因为术后出现了左腿深静脉血栓,在市一医院做了取栓手术,这让她的情绪更加焦虑。

“我没有癌症家族史,更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为什么偏偏患上这样的毛病?”每次丁纪元主任团队来查房,高静便忍不住问。

饮食高盐高脂、劣质口红、情绪焦虑等

可能都是诱因

这么年轻,为什么会患上恶性程度这么高的肿瘤?这个问题,医护们也在探讨。

“平时,患者多是高盐、高脂饮食,水果、新鲜蔬菜吃得少;其次,她常涂劣质口红,加上情绪比较焦虑,这些都可能是诱发癌症的原因。”根据高静的口述,主治医师有些扼腕,如果高静早一点去检查,做个胃镜,甚至就做个大便隐血试验,说不定就能早些发现胃癌。

在所有胃癌中,胃印戒细胞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约占胃癌的9.9%,具有侵袭力强,病程进展快的特点。一旦确诊,可能较快复发,出现转移。医学界曾做过统计,胃印戒细胞癌多发于中青年,特别是青年女性。

“这种癌症因其细胞外形酷似一枚戒指而得名,有时候胃镜都难以发现。它在胃黏膜下层悄悄浸润,可能胃部表面只有一点点糜烂,底下却已是晚期了。”吴贞医生说,它会使整个胃壁发生硬化而呈皮革样改变,使胃变小,变硬,无法收缩,病程进展极快。一旦发展到了“皮革胃”阶段,便是胃癌中、晚期了。“我们医院曾接诊过一位30多岁的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手术后仅过一两个月便复发,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很快去世了。”

癌症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消化不良,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恶心呕吐、排气增多、大便异常等,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肿瘤生存率。

服用保健品防癌,不如多吃新鲜蔬果

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病房里,住着不少恶性肿瘤患者。每周二、叁上午,丁纪元主任坐诊吴山国医馆,也要为上百位肿瘤患者看病。

“如今,癌症有年轻化、低龄化趋势。许多人不太重视体检,久坐、熬夜,吃着外卖,对身体非常不利。加上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情绪焦虑、抑郁,或是有癌症家族史,癌症的易感性也大大增加。”丁纪元主任常提醒身边人,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检查,千万别抱着侥幸心理熬一熬。

他遇到过一位22岁的女孩,结婚怀孕后感觉胸闷气急,没有及时就医,待病情严重时才查出肺癌晚期,很快不治。

还有一位在日本打工的20多岁的男孩,因在国外没有医保,间断性牙痛忍了两叁年没就医,最后发现是牙龈癌,手术切除了大半边下颌骨。

但也有一位30岁的年轻患者偶然感觉胃不舒服,及时进行胃镜检查,幸运发现了早期胃印戒细胞癌,经过手术及化疗,加上定期复查随访,至今已安然生存叁年。

胃癌和肠癌的发病高峰一般在50岁以后。从目前的发病情况来看,许多胃癌患者并没有家族史,也并未感染幽门螺杆菌。丁纪元主任建议,40岁以上人群,最好能在体检时加做胃镜、肠镜、肺部低剂量螺旋CT等自选项目,提前进行筛查。如果有家族史,建议提前5到10年进行防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千万别自行服用各种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相比之下,盲目服用虫草、灵芝孢子粉、铁皮石斛等保健品,不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预防消化道肿瘤更好。”丁纪元主任说。

来源:杭州日报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