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心理五个阶段(癌症病人的心理干预)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病人心理五个阶段,以及癌症病人的心理干预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谁能懂你心中的痛--肿瘤患者的心理障碍

许多患者被确诊恶性肿瘤时,他往往可能面无表情,但其实心理犹如坠落冰冷的深渊,万劫不复。作为10几年的老医生,我无数次经历过这个过程,能很明白这些患者的感受,在年轻医生阶段,我们的确常常去安慰,但现在我更明白,除非经历过,不然其实我们很难完全明白肿瘤患者经历的痛苦。

疾病导致身体上的痛苦可以想办法去缓解和治疗,但心理上的痛苦,患者往往不会,也不敢,甚至无法表现出来,这将会对他的生活质量和治疗、康复过程产生不利且深远影响。肿瘤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需要医生、患者及家属更多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应对的方法。

今天,我们来聊一些肿瘤患者面临的心理挑战,以及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

一、癌症患者面临的心理挑战

焦虑和抑郁:癌症会对患者及其家人产生重大心理压力,进而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也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焦虑表现为焦急、害怕、恐慌发作、过度紧张、难以集中注意力,抑郁表现为没有兴趣、沮丧、悲伤、感到无助或无价值、疲倦、减少食欲或增加食欲失眠或过度睡眠。

恐惧:患者可能对未来、生存机会、疼痛和身体变化产生恐惧感。恐惧的心理反应通常包括感到紧张、害怕、焦虑、恐慌等情绪,可能会导致思维溷乱、难以集中注意力、失眠等。恐惧可能会导致逃避、回避、冲动行为等,例如逃避治疗、回避朋友的帮组,冲动之下可能做出一些危险的行为。

孤独和社交隔离:患者住进陌生的医院,治疗过程可能导致患者脱离往常社交活动,从而感到孤独和隔离,强烈的孤独可导致焦虑、抑郁和自残等问题。

情绪波动:激素治疗、药物副作用和疲劳可能导致患者的情绪波动。

自控感降低:患者可能对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应对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影响自控感。

二、心理干预策略

心理咨询: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对话,帮助患者识别和解决心理问题。

支持性治疗小组:参加由其他癌症患者组成的支持性治疗小组,可以共享经验、情感支持和应对策略,有经验的医师经常会利用治疗成功的老患者来带给彷徨的新患者以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接受与承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思维模式和应对策略,以改善心理状态。

放松技巧:学习和练习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冥想等放松技巧,有助于降低压力和焦虑。

艺术治疗:音乐、绘画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帮助患者表达情感,缓解心理压力。

心理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心理药物辅助治疗。

叁、家庭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家庭支持:家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是癌症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家人应尽量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情感和生活支持。

社会支持:患者可利用社区资源、志愿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渠道,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

医疗团队协作: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等医疗团队成员应密切协作,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综合性的治疗建议。

可以说,心理因素在癌症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心理干预和家庭、社会支持,患者可以集聚更多能量,更好地应对癌症带来的心理挑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然而据观察,目前肿瘤患者心理方面的支持远不足够,癌症患者和家庭成员应重视心理健康,能够及时识别存在的心理障碍,及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为什么癌症患者易感觉到劳累?怎么缓解癌性疲乏?

几乎每一个癌症患者都会出现疲乏感,主要发生在癌症确诊之前和接受治疗后,以至于疲乏感贯穿于整个治疗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那面对此问题该如何缓解。

为什么癌症患者易感觉到劳累?

1、跟癌症本身有关

癌细胞可释放出促癌因子,比如白细胞介素,可减慢新陈代谢速度,易造成感染、发热以及疲乏等。

2、并发症影响

大多数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比如营养不良、疼痛、恶心呕吐和贫血等,这些均会加重疲乏感。

3、受到治疗手段的影响

无论是手术、放疗和化疗,还是新型的靶向药物治疗、生物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都会诱发不良反应,使得患者出现疲乏感。

4、跟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不良的情绪、长时间憋在家里、缺乏运动等也会导致疲乏感,所以能调整好心态,家人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关怀,做好心理疏导。

怎么缓解癌性疲乏?

1、用药治疗

根据病因对症治疗,如果是癌性疼痛所造成的疲乏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吗啡;如果跟不良的情绪有关,需用镇静安神的药物;若跟化疗贫血有关,需用铁剂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来缓解;若疲乏感跟睡眠障碍有关,应服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以及抗抑郁药;若是跟营养不良有关,还需口服营养补充剂或辅酶Q10来缓解。总而言之,导致癌性疲乏的原因不一样,治疗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具体用药还需咨询专业医生。

2、非药物治疗

通过放松训练、睡眠、健康教育、营养支持以及社会心理学干预等来缓解疲乏感。同时应适当地增加活动量,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桉,一般选择缓和的有氧运动,比如练瑜伽、散步以及打太极拳等,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减轻疲乏感,改善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

面对癌性疲乏时不可盲目治疗,应找出病因对症处理。患者应理性对待疲乏感,接受其存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不可过度紧张和焦虑。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普照,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一直憋在家里。另外,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看电视、听音乐或画画等,这样能转移注意力。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世界癌症日 _ 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如何调整?

2023年2月4日是第 24个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缩短癌症照护差距”。世界癌症日是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2000年发起的,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

当癌症突然降临,不论是对患者本人或是患者家属,都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作为家属,陪伴着至亲抗击病魔,目睹着自己的亲人忍受痛苦却无计可施,那种无助感其实最是折磨人,同时由于前途未知,还要承担着至亲可能会随时离去的不安,还有来自社会、经济、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难免产生恐惧、焦虑、抑郁、孤独等。有研究显示,87%的患者家属得知癌症诊断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痛苦,高于肿瘤患者的74.7%。而家属是患者的精神和情感支柱,家属的情绪变化身心健康是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的前提,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起重要作用。

家属在陪伴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家属应该试着采取以下这些措施去调节自己的情绪。

一、积极应对

家属想想是不是情绪再悲观也改变不了病情,但如果有个积极的心态,是不是既能增强自己应对的信心,还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让Ta能更加勇敢地去与疾病斗争。

二、转移注意力

将注意力从悲伤的情绪中转移到室内外的运动,营养配餐等,可以与患者一起运动,会让身体状态得到保持或增强,以应对之后会出现的各种情况

叁、多与医护人员沟通

信息交换在沟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家属在沟通中得到有关治疗效果、护理知识、治疗费用和时间以及患者安全信息,可以减轻由于信息缺失造成的焦虑和不确定感,从而调整不良情绪。

四、自主学习所需知识

一切恐惧源自未知,家属可去自主学习相关的疾病知识,或许并不能全面深入,但了解多了,这种不安、恐惧的情绪会逐渐得到一些缓解,且学习相关的治疗、康复知识,也能更好地帮助患者。

专家提醒,在自身无法调节的情况下,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本期专家】

王会秋,沉阳市安宁医院精神康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34年,擅长以大康复大健康理念,对各类精神心理障碍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尤其擅长运用沙盘游戏疗法、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等心理治疗技术对家庭婚姻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