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的征状,以及癌症的典型症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体内有癌,早上知道!晨起4个表现,是癌来临的信号!太多人以为是小毛病
俗话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早上是一天的开始,身体刚刚苏醒,一些平时不容易被发现的异常也会在此时出现。如果能及时发现身体的一些异常,则可以早日发现问题,远离癌症。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晨起有哪些癌症信号——
晨起有这4个表现,是癌来临的信号!
尿液颜色异常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呈现澹黄色。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尿色也很“善变”的,它跟你的出汗、喝水、饮食都息息相关。很多人会发现晨起的第一泡尿,颜色比较深,气味也稍重。这是因为人整晚都在休息,饮水量大大减少,使得尿液浓缩。在多喝水后,尿的颜色就会变浅。
当然,尿液颜色也会受到食物、某些药物影响。比如吃了大量的胡萝卜,尿会呈亮黄色;服用了痢特灵、中药大黄、B族维生素等药物,尿也会变黄。这几种情况,在停止吃某种食物或停药后,尿色都会自然恢复。若在排除食物、药物影响下,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就要当心了——尿液变成黄褐色、黄绿色或棕绿色,可能是肝脏出问题了。常见的有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严重还可能是肝癌信号!
如果尿液变成棕黄色、尿液浑浊,像浓茶一样,还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动不动就累、脸色发黄、上腹不适等等,还可能是肾出现了问题,如急性肾炎等。这两种情况一定不能忽视,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出现血尿尿色变红、变深,出现“血尿”,可能是由某些药物、食物引起的,如服用利福平、甲硝唑,食用红肉火龙果、甜菜根等。
通常,停止摄入这些药物、食物,尿液颜色就能恢复如常,大家不必惊慌。但若停止摄入后,红色尿持续,或出现红色尿期间,并无服药或食用相关食物,则要引起重视。无痛性间歇性血尿是肾脏肿瘤的一大特征,可视为其报警信号。
无痛性,是指早期除了血尿外,并无任何疼痛;间歇性,表示肿瘤出血或侵犯肾盂时,出现血尿,出血停止时,血尿又随之消失。不过,这个症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一来能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二来患者不会感到疼痛,且时好时坏。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很容易麻痹大意、听之任之,结果拖到后期无法救治才后悔。所以大家务必要注意:如果你间歇性出现无症状、肉眼可见的血尿,需尽早去医院排查泌尿系统肿瘤。
便便变细变水便便性状改变是肠癌来临的信号。原本粗粗的大便突然变成铅笔一样细,有可能是肠子里的肿瘤变大后,堵住了便便的出路。而便便为了能出去,就会变得越来越细。如果出现持续一段时间便便变得细、柔软,且总有排不尽的感觉,就要特别注意了。
至于便便变“水”了,则可能是肠道变窄了,为了把粪便挤出去,大肠只能更卖力排便,肠道运动就变得活跃,容易导致腹泻。如果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里,腹泻很频繁,水样粪便中常常还溷杂着血液,很可能是肠癌引起的,要去医院检查。
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的改变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表现。怎么才算排便习惯改变呢?例如,之前排便很规律,但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里,拉肚子或便秘的情况却十分频繁;或是之前一天只排便一次,如今却要一天叁五次地跑厕所。
说完了晨起的一些癌症信号,再给大家介绍几个不花钱的“防癌密码”——
3个不花钱的防癌密码,快用起来!1. 每天喝够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表明,每天喝6杯水(每杯240毫升)的男性,患膀胱癌风险将减少一半,女性患结肠癌风险将降低45%。因此,建议大家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水。
2. 适当运动运动能增强胃肠蠕动,减少致癌物与肠粘膜接触,减少患癌的可能性。生活中别偷懒,适当运动有益身心。3. 每天晒15分钟太阳如果人体内维生素D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风险,而晒晒太阳,就能通过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建议: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00~9:00,下午4:00~5:00;为避免暴晒增加皮肤癌风险,要避开中午12:00~2:00的烈日。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
10种癌症早期症状、筛查确诊手段,1张表格说全,收藏!
筛查对象
尚未出现异常症状的健康人群。与以往指南相比,新的筛查建议更强调针对无特异风险的普通人群,更关注筛查方桉的有效性,以避免假阳性结果带来不必要的进一步诊治。
一定要做吗?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癌症风险有地域和个体差异,各机构对具体筛查方桉的观点也存在一些不同,因此,不推荐说明证据不足,但并不代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筛查一定是无效或有害的。
癌症
高发的5种癌症筛查指南乳腺癌1、40-49岁、无特异性风险的女性:告知、讨论个体乳房X射线筛查的获益和危害;对告知后仍要求筛查者,行两年一次的乳房X射线检查。
2、50-74岁女性:鼓励行两年一次的乳房X射线检查。
3、在40岁以下或75岁以上的女性,或健康状态欠佳、预期寿命少于10年的女性,不鼓励行乳腺癌筛查。
4、对任何年龄的、无特异风险的女性:不建议使用MRI或层析成像进行筛查,取消每年一次的乳房X射线检查。
乳腺癌 筛查
宫颈癌1、小于21岁女性:不进行宫颈癌筛检。
2、21岁-29岁(已有性生活)女性:每3年1次宫颈细胞涂片检查(我国为每年一次)。
3、30岁-65岁:每5年1次宫颈细胞涂片+HPV检测。
4、30岁以下女性:不建议行HPV检测。
5、65岁以上:有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阴性结果、或连续2次细胞学检查阴性,且近10年HPV检测阴性(要求最近一次检测在5年内)者,可停止筛检。
6、在任何年龄,因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和宫颈切除者,不再行宫颈癌筛检。
7、不建议使用骨盆双手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
结直肠癌1、对50-75岁患者,建议任选以下一种筛查方式:每年1次高灵敏性的大便潜血检查FOBT或粪便免疫荧光检查FIT;每5年1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每3年1次高灵敏性的FOBT或FIT,联合每5年一次的乙状结肠镜检查;每10年一次结肠镜检查。
2、对以上4种提及的筛查方式,筛查不超出推荐的频率。
3、对10年内行结肠镜筛检的成人患者,不再进行间断的粪便检查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4、对小于50岁或大于75岁患者,以及健康状态欠佳、预期寿命小于10年的患者,不再进行结直肠癌筛检。
卵巢癌对无特异风险女性,不进行卵巢癌筛检。
前列腺癌1、50岁-69岁:对主动询问基于PSA的前列腺癌筛查术,告知其PSA检测的局限性和潜在的风险。
2、50-69岁:未进行相关告知讨论者和没有表现出明确筛查意向者,不予进行PSA检测。
3、小于50岁或大于69岁的男性,以及预期寿命小于10年者:不进行PSA检测。
注:PSA,即前列腺特异抗原,其正常值一般<4ng/ml,当前列腺癌发生时,PSA>10ng/ml,具有辅助临床诊断的显着意义。
强调一下:该指南的建议只针对无特异风险的普通人群,而非为有家族史、或带有其他高危险因素的患者而制定的。
直肠癌
癌症筛查好处癌症检查可以帮助病患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癌症。
但此类检查也有一定的弊端:它可能会引发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造成人体危害。另外,他们还不能只是针对族内常见癌症类型进行检查,需要接受全方面的各种癌症检查。
预防胜于治疗癌症检查的过度推广,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癌症预防的重视。而事实上,癌症预防才是关键:
1、保持健康的体重,不要过胖也不要过瘦。
2、不要吸烟或使用其它烟草产品。
3、不能酗酒,更应该避免饮酒,每天最多喝一小杯酒精饮料。
4、调节饮食习惯,多吃蔬菜,特别是有绿色叶子的蔬菜。
5、多补充膳食纤维,可以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
6、坚持运动,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运动量。
癌症 预防 健康 乳腺癌 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