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癌症疼痛妙招(癌症晚期怎么缓解疼痛)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缓解癌症疼痛妙招,以及癌症晚期怎么缓解疼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痛难忍,“疼痛克星”助其吃饭香睡觉棒

晨报讯(记者 曾昊然)癌症晚期患者,往往被疼痛所困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生活质量非常低下。身患食管癌晚期的老刘就是这么一位患者。

老刘今年60岁,年轻的时候当过兵,身体很健壮。平常胃口也很好,一餐都能吃下2-3碗饭。可今年以来,妻子发现他胃口变差了,询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总感觉吞咽时有哽咽感,不太舒服。一开始老刘还以为是咽喉炎,自己买了点药吃不见效,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他才到医院去看,结果一检查发现自己得了食管癌,还是晚期。全身的疼痛让老刘苦不堪言,家人听人介绍,厦大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对治疗这种疾病有办法,于是慕名找到了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蔡振宇。

蔡振宇主任医师接诊了他,并对他进行了详细的查体,根据老刘的情况,蔡振宇主任医师为他量身制定了镇痛治疗方桉。“可以使用鞘内泵镇痛,这是一种新型的镇痛技术,可以说是给晚期癌痛患者最好的礼物。”蔡振宇主任医师介绍,鞘内泵镇痛,是鞘内镇痛方式的统称,是将一个持续泵药的装置,通过手术的方式埋置于患者体内。泵药的导管,其终端位置在椎管内,直通脑嵴液。通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上的负责疼痛信号传导的神经元,从而安全有效地达到为晚期癌痛患者进行镇痛的一种方法。用药量仅为静脉用药的1/100,口服药量的1/300,大大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可以根据病人疼痛程度调节给药剂量。

厦大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

蔡振宇主任医师表示,鞘内泵镇痛治疗是国内外公认的控制晚期癌痛的领先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优、操作简单、用药量少、副作用小等优点,可以说是“疼痛克星”。鞘内泵可分为全植入式和半植入式;其中半植入式,是将一个导管埋在患者体内,将泵留在体外,便于加药,且费用更低,是晚期肿瘤患者更为经济的镇痛手段。

经过镇痛治疗后,老刘的疼痛感大大缓解,现在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了。厦大附属第一医院蔡振宇主任医师提醒,大部分癌症到了中晚期又会伴随着严重的癌痛,一部分癌痛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有效控制。可是总有一部分患者的癌痛采用多种方法仍不能有效控制,给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带来巨大的折磨。遇到癌痛的患者,可以到疼痛科咨询专业医生,医生将为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桉,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身体出现这些症状 可能已经癌晚期 注意提早干预

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在早期的时候对人体危害不大,一般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导致一些人忽略掉了,没有去医院做检查。待到癌症中晚期,就如同恶魔一样侵蚀着病人的身体,身体发生不尽相同的变化,有一些共性,也有一些特有症状。

癌症晚期有哪些症状

01

不断消瘦

大部分癌症晚期患者都是相当消瘦的,因为肿瘤细胞过度消耗营养,人体会比较虚弱,身上几乎看不到任何脂肪成分。多数病人会出现没有食欲,只能进食少量食物或无法饮食,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癌症患者,比如肝癌、大肠癌、胃癌等,由于体内的肿瘤随着病情的发展不断生长,就会引起消化道堵塞,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无法正常进食,会表现出吃什么吐什么,由于长时间无法进食就会导致体重下降,体形消瘦。

02

超乎想象的疼痛

癌症晚期由于肿瘤压迫神经,病人会伴有疼痛,而且通常较难自行好转,疼痛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加重,慢慢会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更要命的是,这个阶段一般的止痛药也起不到什么效果了。

03

重度感染

这是癌症晚期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癌症患者为了延长生命需要接受一些副作用极大的治疗方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是到了放疗、化疗阶段后,癌症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低下,患者很容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而引起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

04

反复发热

这是癌症患者晚期的常见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有细菌、病毒方面的感染,也有结缔组织病,或者是功能性的发热等。

05

出现外伤就血流不止

癌细胞会逐渐侵犯人体免疫系统,红细胞被癌症入侵之后,患者身体只要出现轻微擦伤或外伤,就会导致血流不止,而且淤伤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愈合。这是凝血功能异常的表现,尤其是肝癌患者出现类似症状,说明肝脏已经被癌细胞占据,到了扩散和转移的阶段。

06

无法进食

癌细胞通过浸润、血行或淋巴液等方式,向患者机体其它组织器官扩散、转移并破坏这些组织器官。在癌细胞的快速侵蚀下癌症患者的病痛加剧,身体各个器官和功能大幅度减弱,癌症的各种并发症也可能爆发等原因致使癌症患者食欲不振,难以正常吃饭,尤其是饮食、消化、吸收等器官癌变的晚期癌症患者。

07

体表出现无痛性包块

如若身体表面突然出现包块,而且没有任何同样的症状,很可能是淋巴癌转移和扩散导致的,特别是在颈锁骨部位出现包块,需要多加警惕。

08

多脏器衰竭

由于癌症晚期发生多脏器转移,例如肺脏、心脏、肾脏、颅脑等部位从而引起多脏器的功能衰竭,表现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损害等。病人可能会进入昏睡状态,甚至叫不醒,逐渐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减弱,从而走向生命的终结期。

有的癌症恶性程度很高,越往后期发展越快,治疗难度大,如果没遇到好的大夫接受正确的治疗,很快人就会走向衰败。所以治疗的时机很重要,有些肿瘤发展到晚期并且转移到很多器官,那么治疗难度就比较大了,所以说早发现早治疗是一个关键。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短线治疗的目标为首先消解症状,改善或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尽可能控制癌症的进一步发展,能稳定下来就算上策;能稳定的同时,癌症明显缩小或有所消失,更是上上策;即便暂时不能稳定,但发展趋势明显减缓,也是值得庆幸的,再加一把力,很可能就稳定住了。而长线所追求的,当然是进一步控制或减缓癌症的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来源: 吉林12320

癌症晚期的补与泄

重庆御和堂中医肿瘤科专家石毓斌认为,癌细胞的生长速度远超正常细胞,所以到了癌症晚期,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数量会急剧增加,导致病灶体积变大。此时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很难予以抑制,从而导致癌细胞向其他组织传输。个别癌细胞还会脱落进入人体血流循环系统,引发癌细胞的全身性扩散。

晚期肿瘤患者要关注进补

临床上所见的晚期肿瘤患者包括术后复发,以及经放化疗后病灶转移者,他们大多元气大伤,这时在治疗上一定要注意避免一件事,就是不顾患者正气虚弱一味予以攻伐。晚期癌症治疗首先要扶正补虚,即通过补血、补气,或是补阴、补阳,来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增强体质,发挥机体的抗病积极性,以此来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

脾胃在维护生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从出生之后其一生所需的能量,都是从饮食而来的,而所有的饮食,都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转化为气血能量。而晚期癌症患者大多脾胃虚弱,所以在扶正补虚过程中,应重视健旺脾胃、促进纳谷。一旦脾胃强健、旺盛,就能使正气充盛,进而达到“正足邪自去”的目的。

在进补之时,要平衡“泄”

石毓斌指出,在补的同时,还要注意泄。那么,“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做到“补中有泄”?

石毓斌介绍,所谓的“泄”,就是攻伐。因为晚期癌症在扩散转移过程中,会出现气滞、痰湿、毒瘀、水停,次生内邪,所以在治疗上不能一味求补,忽视了癌毒的存在,而是应遵循“补中有泄、泄中有补”的原则,做到补中有泄,扶正与攻邪抗癌并举。

晚期患者临床常有毒热内蕴或邪热瘀毒表现,如出现发热、疼痛、肿块增大、局部灼热疼痛、口渴、便秘、苔黄、脉数等症状。故在攻邪上应以清热解毒为宜,以有效消除邪实内蓄,减轻症状,缓解疼痛,遏制肿瘤进一步发展。

临床实践证明,“补”“泄”结合、处理好“补““泄”关系,可使晚期癌症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既可以有效恢复脏腑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可以消散癌毒,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实现带瘤生存的目标。总之在治疗上既不能一味攻伐,导致机体正气受损,加快病情进展;也不能只辨证不辨病,只扶正不攻邪,留下延误治疗的遗憾。(重庆御和堂中医肿瘤研究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