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患者锻炼身体一般在什么时间,以及癌症患者如何锻炼身体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预防癌症的最佳运动量:今天,您达标了吗?
运动云
《癌症预防的运动与饮食指南》中的四大防癌建议:保持健康的体重、增强体育运动、健康饮食、限制饮酒。新指南中最显着的改变就是提高了对运动量的要求:原指南: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5分钟高等强度运动。新指南:每周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每周进行75-150分钟高等强度运动,并且明确指出如果运动量能达到甚至超过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者150分钟高等强度运动,效果最佳。
久坐不健康 运动可防癌
如今,人们无论是工作中的活动量,还是日常交通出行、家庭生活中的活动量都大为减少,再加上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久坐不动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行为特征。我们常把久坐不动这种生活方式称作“沙发土豆”。
长时间久坐,最容易导致肥胖。肥胖是目前已知导致癌症的重要原因,而通过运动,可减去体内过多脂肪,被证实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率。研究还发现,体重正常和超重肥胖人群都能够从运动中收获防癌效果。换句话说,那些已经超重肥胖的人群只要开始坚持或者坚持运动,哪怕体重没有明显变化,也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率。
因此,啥时候开始运动都不晚,赶快运动起来吧!
哪项运动防癌效果最好?
锻炼方式不是最重要的,任何运动方式都可以发挥预防癌症的作用。步行、跑步、骑行、力量训练、打球、广场舞,只要您动起来,啥都行。
运动的强度分为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运动 3 类:
(1)低强度运动:一般日常生活活动如购物,做饭,洗衣等,都是低强度体力活动,一般不会增加心跳或出汗;
(2)中强度运动:心跳,呼吸比平时加快,出汗。如快走,跳舞,瑜伽,太极拳,乒乓球等;
(3)大强度运动:心跳更快,呼吸困难,出汗更多,如跳绳,跑步,快骑自行车,足球,篮球,游泳等。
怎样运动才算达标?
日常生活中,走路就是中等强度运动,跑步就是大强度运动。我们可以参照上图安排我们每次的运动。其实,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5分钟大强度运动只是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低运动量,新版指南建议人们最佳运动量应当比最低运动量增加一倍,即最佳运动量是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者150分钟大强度运动。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提示人们不要仅仅满足于最低运动量,还是要努力增加运动量。(当然这是在保证身体不受损伤的情况下哦!)
运动是抗癌良方,我们鼓励大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锻炼。适当运动应遵循3大原则:(1)循序渐进,对于刚开始运动的人,可以结合个人喜好,从中强度的运动开始,等身体逐步适应后,再适度增加运动的强度;(2)适度,推荐刚开始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进行运动时,以自我感觉周身发热、微微出汗,或者一边运动还能一边说话,这个强度就足够了;(3)适量,过量运动反而会为身体带来伤害。在运动中若出现任何不适,应停止运动,进行休息。在充分休息后不适症状仍然持续,建议就医查明情况。最后,运动运动,不管强度如何,最重要的是要动,所以大家快点运动起来吧!
长期锻炼能在体内创造“抑癌环境”?这套瑜伽序列适合每天练习
最近,人民网发布了一篇健康科普文章登上了某博热搜榜,标题为:长期锻炼能在体内创造抑癌环境!
在2021年9月发布的《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运动不仅能改善整体健康,还会释放出一种减缓癌细胞生长的“秘密武器”,给身体内创造一个“抑癌环境”!
而瑜伽,作为一项较为舒缓的运动,适合绝大多数的人群练习,只要掌握正确的发力模式,简单的瑜伽动作就能带来非常好的运动效果!
今天分享一套简单的瑜伽序列给大家,每天都建议练习一遍,不仅可以全身拉伸,同时坚持练习还能增加肌肉含量,提昇骨密度,赶紧收藏起来动起来吧!
01
简易坐准备
初学者可以在坐骨下垫砖或抱枕
保持坐骨向下发力,嵴柱延展
双肩放松,停留3-5分钟
02
在上一动作的基础上
吸气,嵴柱延展
呼气,收紧核心
身体向左侧扭转
停留8-10个呼吸后换边
03
回到简易坐
吸气,左手向上伸直
呼气,收紧核心
身体微微向右侧屈
停留8-10个呼吸后换边
04
双手撑地、双膝跪地
进入猫牛式
吸气,骨盆向前转动
嵴柱逐节延展
呼气,收紧核心、肋骨
含胸弓背,肩胛骨饱满
重复练习8-10次
05
进入斜板式
注意收紧核心、启动肩背力量
停留3-5个呼吸
06
从斜板式退出,俯卧地面
双手放在肩膀两侧
吸气,嵴柱延展,手肘微微向内
呼气,收紧核心,胸腔微微离地
停留3-5个呼吸
07
从上一动作退出
进入下犬式
调整3-5个呼吸
08
从下犬式进入
呼气,收紧核心
右腿屈膝迈向前
双手向上伸直,沉肩放松
停留3-5个呼吸
09
从战士一退出,进入叁角伸展式
吸气,右髋外旋,嵴柱向右侧延展
呼气,收紧核心,左手向上伸直
停留3-5个呼吸
10
从叁角伸展式退出,回到山式
呼气,收紧核心
屈髋、屈膝进入幻椅式
停留3-5个呼吸
最佳“运动黄金时间”出炉!每天这个时间段运动,能显着降低死亡率!
很多人都有运动锻炼的好习惯,但在运动锻炼时间选择方面,不少人还存在疑惑,“早上锻炼好还是晚上锻炼好?”“跑步健身效果更好还是打球健身效果更好?”“是选择有氧运动还是选择力量训练?”……对于这些问题,一篇文章都告诉答桉!
每天这个时间是“运动黄金时间”
2月1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张继辉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研究表明,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进行中等到剧烈的身体活动,都可以降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重要的是,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每天11:00-17:00运动,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进一步降低。①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92139名参与者,通过有效的加速度计数据记录了参与者的运动时间和强度,分析了运动与全因和特定原因的死亡风险。
根据参与者的运动时间,将参与者分为4组:
1. 早晨组(5:00-11:00)
2. 中午-下午组(11:00-17:00)
3. 溷合组
4. 晚上组(17:00-24:00)
研究结果发现:
1.一天中任何时间进行中等到剧烈的身体活动,都可以降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
2.与早晨组、晚上组相比,每天11:00~17:00运动或溷合运动,全因死亡率下降1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高达28%。
什么运动最适合你?不同运动“功效”不同
1. 降低死亡率的最佳运动——挥拍类运动
2018年,医学期刊《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120多万人的运动数据发现,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挥拍类运动可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排在其后的是游泳和有氧运动,分别可降低28%和27%的全因死亡率。②
挥拍运动,不仅能刺激肩部肌肉及手臂肱二头和肱叁头肌,增强肩部、手臂力量,还能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腿部肌肉;另外,眼睛随着球类转动,还能提高视觉的灵敏度。
可以在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各肌肉群、改善心肺功能的同时,让人注意力更集中,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延缓大脑的衰老。挥拍运动建议每周3~5次,每次锻炼在45~60分钟之间。
而且,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挥拍运动适合各年龄阶段的人。比如乒乓球和羽毛球等运动对抗性差、活动量可大可小、强度较低,既适合老年人,也适合年轻人,而网球对力量要求很高,适合年轻人选择。
2.缓解精神压力的最佳运动——团体类运动
想延长寿命,除了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还要研究运动对精神状态的益处。上述研究指出,团体运动可以使心情提昇22%,是缓解精神压力的最佳运动,其次为骑自行车和有氧体操或舞蹈,分别可使心情提昇21%和20%。②
团体运动指像足球、篮球、排球等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它帮助人集中注意力,有助于融入集体,缓解不良情绪。团队运动建议每次45分钟~1小时,每周3~5次为最佳。
健康时报 贺茂杰 摄
3. 减肥燃脂的最佳运动——有氧运动
2021年6月,欧洲肥胖研究学会总结了超重和肥胖成人运动训练的推荐。
该研究指出,对于想要减肥和减脂的人来说,建议优先选择每周150~200分钟至少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经评估心血管风险和监测后,也可选择高强度间歇训练,二者对于超重或肥胖者减重减脂的效果相似,这两种方法,预期体重减轻平均2~3千克。③
所谓有氧运动是指氧气供应充足状态下的运动,常常是维持时间较长、中低强度的运动,与其不同的无氧运动则是短时间、高速、剧烈的运动。有氧运动能够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加快糖分、脂肪消耗,促进尿酸排泄,利于增强心肺功能。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内科学博士陈曦2020年8月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有氧运动主要包括步行、跑步、瑜伽、太极拳、普拉提和骑车等,目的是减重、减脂,提高心肺耐力,有氧爆发力。④
4. 降血压的最佳运动——有氧运动+力量训练
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缺乏身体活动是主要原因之一。
2021年3月,欧洲心脏病预防协会(EAPC)和ESC高血压理事会发表了有关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共识,认为对于高血压患者,运动降压确实有效,并提出根据血压水平,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降压。⑤
共识指出,有氧运动应作为有高血压者的一线身体活动方式。平均收缩压可降低4.9~12.0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3.4~5.8 毫米汞柱。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健身操、跳绳等。
此外,推荐低中强度力量训练,包括等张训练(可降低收缩期4.3~6.6毫米汞柱,舒张期降低4.5~5.5毫米汞柱)或等长训练(收缩期0.5~6.9毫米汞柱,舒张期1.0~5.2毫米汞柱),可作为二线运动治疗。
等张训练指肌肉进行收缩,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可以改善神经肌肉协调性。如负重蹲起、卧推、挺举等。
等长训练则是在肌肉两端(起止点)固定或超负荷的情况下进行肌肉收缩的一种训练方式。如平板支撑,静态卷腹等。
指南强调,由于有氧运动、等张训练、等长训练等不同的训练方式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因此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的血压范围,优先选择相应的、降压效果最有效的运动。
5. 增加肌肉力量的最佳运动——抗阻类运动
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不仅可以让身体形态更美观,保持年轻健康的体态,对于运动、平衡、力量也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同时它也在各种代谢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内科学博士陈曦2020年8月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抗阻运动指人体在克服外来阻力时的运动方法,主要包括仰卧起坐、深蹲起、仰卧推举等,还可以通过使用器械辅助的方式进行,包括沙袋、哑铃、橡皮筋等,能够锻炼肌肉,有效提高新陈代谢。抗阻运动的目的是增加肌肉质量,增强肌力,提高肌耐力。抗阻运动建议每周2〜3次。④
四川省人民医院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副主任江华2017年5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也建议,为了增肌及保证肌肉质量,日常运动中可适当做一些增加肌肉重量的抗阻运动,如使用杠铃、哑铃等器械针对胸、肩、背、腿等大肌肉群的各种训练,同时还可以配合一些用来改善肌肉质量、提高柔韧性和平衡性的各种训练(如各种垫上运动)。⑥
来源: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