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胚抗原阳性就是癌症吗(癌胚抗原6.5会是癌症)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胚抗原阳性就是癌症吗,以及癌胚抗原6.5会是癌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检查出CEA升高就是得癌症吗

有个患者咨询我,我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出CEA升高,我是不是完了,肯定是得癌症了呢。我回答说,不能这么草率的认为是就是癌症,里面好多奥秘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和升高的,反应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检测复发以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癌胚抗原(CEA)是什么?

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是发现最早,认识最全面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其本质是一 种可溶性多糖蛋白复合物,分子量 150 ~ 300kD,由 45% ~ 55% 的碳水化合物及 45% 的蛋白质组成,主 要在肝脏灭活,半衰期 3d 左右。

临床上CEA可谓是最广谱的指标,它的升高可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总之,腺癌中CEA最容易升高,其次是鳞癌和低分化癌。肿瘤分期晚、瘤体负荷大、肿瘤转移者,也会出现CEA升高。

吸烟人群CEA会普遍偏高

33%的吸烟人群的CEA会升高,需要特别注意。

此外CEA 升高的患者当中有 348 例患 者诊断 肺 炎 或 脓 毒 血症的重症感染性疾病,占 83. 18% ( 肿瘤组中急性重症感染有 82. 46% ,非肿瘤 组中 83. 44% ) ; 其次 CEA 升高的患者中 65. 42% 合 并有 心 血 管 疾 病,18. 69% 合并有脑血管疾病, 48. 13% 合并有慢性肺疾病( 包括 COPD、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结构性肺病) ,30. 84% 的患者合并有肝肾相关疾病,其他合并的疾病还包括免疫紊乱相关疾病( 包括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疾病、肺部免疫相关 性间质性肺炎等) 占 21. 49%。

癌胚抗原(CEA)表达于多种器官,包括胃、大肠、胰腺和肺。这些器官的炎症或坏死将释放可观数量的癌胚 抗原使得其浓度超过参考上限。此肿瘤标志物浓度的增高已经报道于胰腺炎、憩室炎、胃溃疡,在这些疾病中CEA的浓度可以达到参考上限的4~5倍。

在炎症性肠病中,其假阳性增高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其最大值可以达到参考值上限的4~8倍。由细菌、真菌和结核等不同微生物引起的肺炎中,CEA的浓度可以增高2至3倍。

在慢性肺阻塞性疾病和特发性肺纤维化中也报道其升高。

CEA 升高见于影响其代谢和消除的器官的疾病,如肝和肾。肾衰的患者中其浓度相应升高,并与肌酐的浓度相关,同时血液透析的患者比非透析患者有更高假阳性率(分别为 47%和 30% )和更高的CEA浓度(分别为参考上限的5倍和3倍)。

另一个与CEA代谢相关的器官是肝脏:爆发型肝炎患者CEA的浓度上升了4倍;梗阻性黄疸中升高了两倍。

在良性肿瘤、硬化性胆管炎、胆总管囊肿中也升高到20 μg/L左右,最大的值出现于胆总管囊肿中。肝硬化患者中升高比例为38%,其中Child Pugh评级为B和C的有42%升高,而评级为 A 的有 28%升高。7%的附件包块患者有 CEA 升高。

CEA与甲状腺

在甲状腺机能减退者中也有CEA浓度的升高同时有甲状腺素浓度的降低。有文献报道CEA升高后发现甲状腺髓样癌。CEA浓度较高时(>50ng/ml)又找不到原因时,也可以考虑查查甲状腺。

CEA与脂肪肝

CEA升高可能与脂肪肝也有一定关系。

最终,我告诉患者不要太多担心。癌胚抗原偏高一般只要不超过20mg/ml,是无法判断一定是癌症的可能。

其次,可以再一次做具体部位的检查。癌胚抗原偏高虽然不一定是癌症,但也有炎症

的可能,因此一定不能小视。一般说来越早就医治疗效果越好。

最后,加强身体的锻炼。许多疾病都是可以治愈的,锻炼既可以调节心情,又可以加

强体质,对疾病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癌胚抗原的意义就在于其能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可用于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

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

断作用不明显。

1.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防癌体检;

2.动态监测癌胚抗原;

【毋须再核检】抗原阳性人士即为确诊感染者 按指引网上自我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快速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人士即为确诊感染,在申报后,其澳门健康码会变成红码,须先透过“新冠病毒感染者自我评估及社区门诊预约平台”(
https://eservice.ssm.gov.mo/covid19positivebook)进行自我评估,经评估后符合一定条件下,会指示其可进行居家隔离或预约到感染者社区门诊;若需前往感染者社区门诊就诊,门诊医生会评估其是否有医疗需要,若判断为有住院需要,可获安排入住隔离治疗酒店或医院设施;此外,若长者等不能进行网上评估人士,可直接到感染者社区门诊接受治疗,如有需要可致电感染者支援热线 (+853 28 700 600)查询。

应变协调中心再次提醒,快速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人士即为确诊感染,无需再进行核酸检测;各感染者社区门诊现时均设有单管采样的核酸检测点,有需要的感染者可在此进行采样;非红码人士若需要进行单管采样核酸检测,请预约到社区核检站的单管专道,自费进行核检。

新闻资料来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肿瘤标志物高=癌症?一分钟带你认识几个常见肿瘤标志物

早在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数据:中国新发癌症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癌症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中。肿瘤已经发展成为极具危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

肿瘤同心脑血管病、抑郁症一起被称为“世界叁大死神”。

患者甲

医生,肿瘤标志物到底是什么?看得云里雾里

患者乙

肿瘤标志物那么多指标,哪些指标与癌症有关?

Q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又称肿瘤标记物,于1978年被发现,它是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自身产生或机体对抗肿瘤而产生的一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中,当它达到一定水平时,可反映某些肿瘤的存在和生长。目前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有80多种,常用的有30多种


虽然这些肿瘤标志物特异性不强,但能先于X线、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早期肿瘤;肿瘤标志物也可在监测肿瘤的手术、化放疗疗效,监测肿瘤的复发、转移、预后、评价疗效和跟踪观察高危人群等方面具有较大实用价值。肿瘤标志物检测时创伤小、短期内可重复检查,已成为现在临床监测的关键指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医疗意识的提高,

人们对肿瘤的防范意识也在增强,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是对付肿瘤的最好策略,

不少单位和个人已经在体检项目中

增加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以便早诊治、提高存活率

虽然肿瘤标志物已经成为常规体检项目,但是很多人拿到报告单时却一头雾水,根本看不懂报告单上的各个指标是什么意思,尤其看到一些肿瘤指标有升高,就会吓得大惊失色:“医生,我有一个指标高了一点,我是不是得肿瘤了?”在此,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几个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CEA):CEA是主要检测肠癌、胃癌的,肠癌患者70%~90%的CEA会升高,但是肝癌、肺癌、胰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和肝炎、直肠息肉、结肠炎等良性病CEA也可升高。

CA125

CA125:卵巢癌时CA125检出率可达70%~90%。另外,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等其他恶性病变和盆腔炎、卵巢囊肿等非恶性病也可升高。

CA199

CA199:是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晚期阳性率可达75%。胃癌、肝癌、卵巢癌和一些消化道炎症等也有升高。

CA15-3

CA15-3 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CA15-3检测可用于乳腺癌患者疗效的监测和判定有无转移。肺癌、肠癌、卵巢癌和肝脏、胃肠道、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也有升高。

CA72-4

CA72-4是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升高见于胃癌、大肠癌、胰腺癌等肿瘤,但正常人胃肠道良性疾病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显着升高,神经母细胞瘤的血清NSE浓度可明显升高。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异性达87%。在子宫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和良性肝病、肾衰竭中,CYFRA21-1也会升高。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PS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在50%~80%,但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和各种损伤性前列腺检查均可引起PSA的明显升高。

Q

重要提醒 :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并不能直接判断为癌大幅的升高才会有临床意义。同时,没有肿瘤的人,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升高

因为影响标志物升高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炎症、妊娠、药物、检验误差甚至睡眠不足、饮酒、抽烟都可能引起它的异常升高。

所以遇到肿瘤标记物升高切莫盲目害怕,务必要到正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诊治,直到找出升高的原因。

Q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近一半的癌症可预防,另外1/3的癌症可以通过癌症筛查早发现。但是哪些人群需要筛查呢?

一是年龄超过40岁,有刺激性咳嗽、排便有改变等“癌症信号”的;

二是单次检查肿瘤标志升高特别明显的;

叁是多次复查,数值持续升高的;

四是有肿瘤家族史、在癌症高发区或者长期接触致癌和严重污染物质的从业者应该定期筛查;

五是长期吸烟或者饮酒的。

如发现问题,再去正规医院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等做进一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