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镇痛贴(癌症晚期死亡八个过程)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镇痛贴,以及癌症晚期死亡八个过程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痛病人不推荐使用杜冷丁

推荐阅读:

《肿瘤知识》---恶性心包积液 内黄县中医院肿瘤科杨国省、郭军峰医师在彩超引导下急诊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

伤害医生就是伤害自己

癌痛病人不推荐使用杜冷丁》这个题目,对于肿瘤专业医生认为简单和过时的问题,那为什么还需要再提出来?因为很多病人和家属不清楚,经常有病人或家属询问和要求使用杜冷丁,甚至有个别非肿瘤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处理癌症病人剧烈疼痛时,也是首选杜冷丁。为解释这样问题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会被误解医生故意不给用。其实造成这样的局面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为我们国家过去在肿瘤诊疗的历史进程中,对晚期癌痛病人确实长期使用过杜冷丁,那段时间其它治疗手段也极其单一,化疗没有现在的药物,辅助用药更是寥寥无几,治疗有效率低,放疗也没有如今的设备,手术也曾以切大为高技术标准,病人多预后不好,很快进入姑息止痛治疗时段。大量的病人使用杜冷丁,所以才造成今天杜冷丁在人群中仍有挥之不去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WHO)已明确提出杜冷丁不适于中重度癌痛的治疗,原因在于:

1、杜冷丁有效镇痛时间较短,一般2-4小时;镇痛效能也只是吗啡的1/10;

2、杜冷丁有一定的成瘾性,持续频繁注射用药,可能导致过高血药峰值, 产生欣快感,容易产生耐药和精神依赖,这种依赖性以心理为主,生理为辅。停药后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全身不适、流泪流涕、呕吐,腹泻、失眠,严重者也会产生虚脱;

3、杜冷丁代谢产物为去甲杜冷丁,其半衰期较长,不易排出体外,长期应用会造成去甲杜冷丁在体内的蓄积。而去甲杜冷丁神经毒性大,长期使用患者可出现震颤、抽搐、肌痉挛、癫痫大发作等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且中毒症状不被纳络酮所解救;

4、长期肌肉注射可造成局部肌肉组织纤维化,造成局部发炎、硬化和疼痛,使局部肌肉组织失去对药物的吸收功能。

现在提倡以吗啡控释片,羟考酮控制片或者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缓解中重度癌痛的主要用药而不是杜冷丁。比如硫酸吗啡控释片(商品名:美施康定)经口服给药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以恒定速率释放进入血液,维持镇痛药效12小时,让患者过上基本无痛的日常生活。这种口服给药的方式特别适合于晚期癌症患者在家庭内的癌痛治疗,避免了注射给药必须要找医生护士帮助的烦恼。甚至,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也可以经肛门直肠给药或者外贴芬太尼透皮贴剂经皮肤吸收给药,亦能取得相同的止痛疗效。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物控缓释技术避免了血液中药物浓度的波动,使血药浓度持续维持在一个基本平稳的水平,既不会因为血药浓度太高带来欣快感,产生精神依赖,也不至因为血药浓度太低而造成止痛效果不足。长期使用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药量越来越大的现象,这往往是患者对该类镇痛药物产生了耐受或者病情进展恶化的结果,而不是“成瘾”的结果。病情好转停药后不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患者和家属恐惧吗啡控释片的“成瘾性”是没有必要的。提倡规范化的镇痛治疗,避免使用杜冷丁,让我们一起努力使癌痛患者过上无痛的人生。

本文作者:

史建华 女 主治医师 内黄县中医院肿瘤科

爱好:美食 手工 烘焙

癌痛怎么办?关键有个“泵”!

“我现在觉得活得特别没有尊严。”这是南医大顺德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刘永峰第一次见到李叔时,对方跟他说的一句话。

当时,李叔蜷缩在床上有气无力地阐述着自己的病情和疼痛。

63岁的李叔是一名食管癌晚期癌痛患者。今年初,因肺部、上肢、嵴柱等多发转移,胸背部及左上肢剧烈疼痛,并伴随着严重的呼吸困难,李叔每日要服用口服止痛药和芬太尼透皮贴止痛治疗,但疼痛仍然得不到满意的缓解。

伴随着剧烈疼痛,李叔家属找到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刘永峰寻求专业意见。了解到李叔叔的情况后,疼痛科疼痛治疗小组立马对患者进行了综合评估,刘永峰认为李叔可以尝试目前国际上先进成熟的疼痛治疗方桉:全植入式镇痛泵,学名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术,来治疗王叔叔正经历着的慢性难治性癌痛。

全植入式镇痛泵

全植入式镇痛泵

该疗法是通过植入体内的药物泵将镇痛药物(盐酸吗啡)精准输入到蛛网膜下腔相应靶点位置,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刘永峰介绍,泵的植入相对简单,手术安全微创,相当于把一个储药系统植入体内,术后,泵会根据事先编程好的模式缓慢输注药物,医生也可根据患者所需,通过医用程控仪设置不同时间段输注不同的剂量。更人性化的是,患者可通过配备的患者程控仪按键操作,缓解措手不及的爆发痛。这样精准的输送药物,患者再也不用服用口服止痛药以及注射大量镇痛剂,药物的副作用也不会再蚕食患者的身体机能。

全植入式镇痛泵手术

手术后,李叔叔的疼痛获得了很好的改善。

临床实验显示,全植入式镇痛泵通过靶向给药,也就是通过药物泵精准输注药物,比传统吃药方式具有更佳的镇痛效果。并且,鞘内用药量仅为口服药量的1/300,大大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缓解一些患者因过度服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据部分文献报道,有效地缓解疼痛,可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抗击癌症,或可延长生存周期。

癌症到了晚期疼痛万分,究竟是什么让身体这么疼,中医总结出这些

癌痛是癌症发展到中后期阶段的一种症状表现。当癌症发展到这个阶段,体内的肿瘤会膨胀性地生长,从而压迫体内的组织、神经和其他器官,从而引起疼痛。当肿瘤继续发展的时候还可能会发生溃破、感染等现象,进一步使得体内环境恶化,加剧患者的疼痛,并且会越来越痛,让人难以承受。并且,这种癌性疼痛是反复的、持续的,也往往是没有尽头的,这无疑让患者感觉到绝望。

导致癌痛的原因很多,由肿瘤直接引起的约占88%,当肿瘤组织侵及其他正常组织时可引发疼痛,如骨转移、骨肿瘤所致的骨痛,肺癌侵及胸膜所致的胸痛等;其次肿瘤压迫周围神经也可引发疼痛,如腹膜后肿瘤压迫腰、腹神经丛可引发腰、腹疼痛;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可压迫淋巴及血管引起患肢手臂肿胀疼痛;原发性肝转移肿瘤生长迅速时,肝包膜过度伸展也可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肿瘤溃烂引发感染同样也可以引起疼痛。

除此之外,肿瘤的治疗也是出现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肿瘤治疗中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如放射性神经炎、口腔炎、皮肤炎,放射性骨坏死。患者免疫力低下出现带状疱疹产生疼痛。化疗药物渗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化疗引起的栓塞性静脉炎,中毒性周围神经炎(长春碱),乳腺癌根治术中损伤腋淋巴系统,可引起手臂肿胀疼痛。手术后切口瘢痕、神经损伤、幻肢痛。

大部分癌症晚期患者会被癌痛的问题困扰,癌痛的表现形式包括钝痛、胀痛、绞痛等,也可能有局部牵拉、针刺等不适感,这样说其实有很多人会觉得代入感不强,对痛感程度详细的划分来看,一般0级表示无痛而3级就到了轻微疼痛级别,4至6级属于中度性疼痛,7级以上就划分为重度疼痛,比如刀割引发的疼痛可以归为6级,容嬷嬷式扎针则为7级,女性分娩是8级,而癌痛居然可以达到10级。晚期肿瘤患者的癌痛,完全可能接近甚至达到10级,据疼痛分级的描述,这种疼痛“无法想象、不可言表”。此时患者完全无法入睡,可能因为剧痛而导致思维不清、人格改变,可以不计一切只求能止痛。

癌性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尊严,而其实多数疼痛是可以控制的,关键是要改变错误观念。比如,很多病人和家属甚至有的医生认为疼痛能忍就忍,鼓励忍痛,还说什么这是坚强。这是不对的,能够无痛或减轻疼痛,为什么要忍痛?应鼓励患者把疼痛说出来,并积极去镇痛治疗。比如,有的病人和家属甚至有的医生不敢用阿片类止痛药,因为担心所谓的“成瘾”,这种错误的观念,会让病人忍受不必要的疼痛。不抛弃这些落后的陈旧观念,就会阻碍病人有效镇痛。

癌痛是一种顽固性疼痛,为了更好的保证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的抑制癌痛。中医药在抑制癌痛方面也是有独到之处。癌痛的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大多是因虚而得病 ,因实而致痛,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病症。中医药的方法安全有效,可以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癌性疼痛可分为气滞血瘀型和气血亏损型,气滞血瘀是由于气的运行不通畅,在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对于气滞血瘀的癌痛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要目的。气血亏损型癌痛主要以补益气血、温经止痛为主要目的,达到治疗癌痛的目的。

同时,中药也可以与西药联合止痛,因为癌痛,许多人会第一时间服用一些止痛药物,但这些药可能导致或加重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阿片类药物抑制平滑肌导致便秘、恶心呕吐、腹胀等等,患者不能耐受,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中药与西药止痛药配合,既可增强疗效,又可减少西药的头晕、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