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增加食欲的药(如何提高改善晚期癌症的生活质量)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晚期癌症增加食欲的药,以及如何提高改善晚期癌症的生活质量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抗精神病药还能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恶心呕吐?

对于减轻晚期肺癌患者非化疗所致的长期恶心呕吐而言,奥氮平亦可作为备选药物。

​恶心、呕吐是晚期肺癌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即便在没有化疗等药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一部分晚期肺癌患者还是会出现迁延反复的恶心、呕吐,导致患者进食不佳,进而影响到整体身体状况。对于这种症状,目前可选的有效治疗药物并不多。

奥氮平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抗精神病类药物,但在晚期肺癌患者的恶心呕吐治疗方面,该药同样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最新版的《中国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已将奥氮平列为化疗时推荐应用的止吐药物。但如开头所说,相当一部分晚期肺癌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与化疗并无关系,那么奥氮平在这类人群中有无效果呢?

美国一项临床试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评估。存在长期恶心症状的晚期癌症患者被邀请参加临床试验。这些患者的恶心症状并不是由化疗或放疗引起,而是由癌症本身、不全性肠梗阻、止痛药物副作用等导致。结果发现,服用小剂量奥氮平的患者恶心显着减轻,呕吐则基本消失;以满分十分来打分表示的话,就是由九分降低到了两分。此外,奥氮平还促进了患者食欲,减少了其他止吐药物的需求,并且副作用非常轻微。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减轻晚期肺癌患者非化疗所致的长期恶心呕吐而言,奥氮平亦可作为备选药物。除了上述较为理想的疗效之外,奥氮平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价格便宜,国产药每片才几块钱,不会让患者产生经济负担。但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奥氮平是毕竟是一种精神类处方药,具有多种潜在不良反应及药物联用禁忌,并且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恶心呕吐属于超说明书应用,因此千万不要擅自服用。在用药前务必要咨询专科医生,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

癌性疲乏如何改善?专家:营养治疗可有效减缓疲乏感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75%-100%的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疲乏感;90%的患者在放疗期间出现疲乏感。”7月7日,在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举办的肿瘤防治与康复暨免疫营养高峰论坛上,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苏薇薇指出,罹患肿瘤后,相当比例的患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中出现癌因性疲乏。目前,我国总体癌症死亡率为65.6%。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是临床专家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苏薇薇

放化疗期间患者的疲乏感明显

64岁的林先生今年被查出肺鳞癌,局部晚期,有机会进行手术切除。目前在医院门诊做化疗,前两次化疗他都觉得没事,第叁次化疗后,他感觉特别难受,“整个人感觉很累,回家后,不想说话,没力气,提不起劲,只想要躺下休息。”

据了解,因为打了化疗,他白细胞有点低,因此又注射了两针“升白针”(即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从打化疗开始,他的食欲都不怎么好,吃不下。

苏薇薇介绍,化疗后很多患者会自觉乏力,一方面是因为化疗药物引起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下降,因贫血患者就会感觉乏力。另一方面,化疗后由于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患者的饮食量大减,营养物质摄入严重不足,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压等并发症,从而患者出现乏力的表现。

而“升白针”促进人体未成熟的白细胞成熟、分散,其副作用也会引起骨痛、腰痛、皮炎等,引起自身免疫力下降。因此,在肿瘤的化疗过程中,75%-100%的患者会出现疲乏感。而放疗也一样,90%的患者在放疗期间出现疲乏感。

营养补充提昇免疫力

当肿瘤患者出现疲乏感时,中医常常也会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免疫力、减轻疼痛,缓解疲乏感,比如采用黄芪、灵芝、淮山、花旗参等补气健脾中药天然疗法、艾灸或拔罐等物理疗法以及针灸按摩疗法等。

苏薇薇表示,几乎所有的癌症病人都会经历癌性疲乏,病人群体多,而目前市面上也没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日常饮食应注意寒温适中、五味调和,注意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食疗的作用,比如偏于脾虚者,可用白术、党参、黄芪、大枣、甘草等药调理。

“我们的研究发现,灵芝孢子油、角鲨烯、灰树花提取物、富硒酵母等具有安心宁神、益气、强筋健骨等功效,可有效癌症患者疲乏感,还有抗炎和提高免疫的作用。”同时,苏薇薇还建议,患者应多饮水,每日饮用水达到2000 毫升,以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注重生活细节的护理

癌性疲乏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很少独立发生,常常伴随疼痛、失眠、抑郁、贫血等,且失眠、过度劳累可加重肿瘤患者癌性疲乏的严重程度。因此,肿瘤患者的生活要比较有规律,同时保证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

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平时可以播放舒缓音乐、聊天、看电视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专家也建议,依据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及体力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5-7 次/周,20-30 分钟/次,循序渐进,运动强度维持在最大心率的 50%-70%。合理控制运动时间及运动量,以防过度疲劳。

解决疲乏,睡眠也很重要。因此需制定合理作息时间,睡前可进食香蕉、温牛奶等,以防饥饿影响睡眠。另外,家属给患者按摩头皮、梳头、揉肩拍背等,并用温水泡脚10分钟,保证其睡眠质量。(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何宁

校对 | 桂晴

癌性疲乏如何改善?专家:营养治疗可有效减缓疲乏感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75%-100%的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疲乏感;90%的患者在放疗期间出现疲乏感。”7月7日,在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举办的肿瘤防治与康复暨免疫营养高峰论坛上,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苏薇薇指出,罹患肿瘤后,相当比例的患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中出现癌因性疲乏。目前,我国总体癌症死亡率为65.6%。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是临床专家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苏薇薇

放化疗期间患者的疲乏感明显

64岁的林先生今年被查出肺鳞癌,局部晚期,有机会进行手术切除。目前在医院门诊做化疗,前两次化疗他都觉得没事,第叁次化疗后,他感觉特别难受,“整个人感觉很累,回家后,不想说话,没力气,提不起劲,只想要躺下休息。”

据了解,因为打了化疗,他白细胞有点低,因此又注射了两针“升白针”(即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从打化疗开始,他的食欲都不怎么好,吃不下。

苏薇薇介绍,化疗后很多患者会自觉乏力,一方面是因为化疗药物引起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下降,因贫血患者就会感觉乏力。另一方面,化疗后由于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患者的饮食量大减,营养物质摄入严重不足,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压等并发症,从而患者出现乏力的表现。

而“升白针”促进人体未成熟的白细胞成熟、分散,其副作用也会引起骨痛、腰痛、皮炎等,引起自身免疫力下降。因此,在肿瘤的化疗过程中,75%-100%的患者会出现疲乏感。而放疗也一样,90%的患者在放疗期间出现疲乏感。

营养补充提昇免疫力

当肿瘤患者出现疲乏感时,中医常常也会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免疫力、减轻疼痛,缓解疲乏感,比如采用黄芪、灵芝、淮山、花旗参等补气健脾中药天然疗法、艾灸或拔罐等物理疗法以及针灸按摩疗法等。

苏薇薇表示,几乎所有的癌症病人都会经历癌性疲乏,病人群体多,而目前市面上也没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日常饮食应注意寒温适中、五味调和,注意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食疗的作用,比如偏于脾虚者,可用白术、党参、黄芪、大枣、甘草等药调理。

“我们的研究发现,灵芝孢子油、角鲨烯、灰树花提取物、富硒酵母等具有安心宁神、益气、强筋健骨等功效,可有效癌症患者疲乏感,还有抗炎和提高免疫的作用。”同时,苏薇薇还建议,患者应多饮水,每日饮用水达到2000 毫升,以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注重生活细节的护理

癌性疲乏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很少独立发生,常常伴随疼痛、失眠、抑郁、贫血等,且失眠、过度劳累可加重肿瘤患者癌性疲乏的严重程度。因此,肿瘤患者的生活要比较有规律,同时保证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

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平时可以播放舒缓音乐、聊天、看电视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专家也建议,依据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及体力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5-7 次/周,20-30 分钟/次,循序渐进,运动强度维持在最大心率的 50%-70%。合理控制运动时间及运动量,以防过度疲劳。

解决疲乏,睡眠也很重要。因此需制定合理作息时间,睡前可进食香蕉、温牛奶等,以防饥饿影响睡眠。另外,家属给患者按摩头皮、梳头、揉肩拍背等,并用温水泡脚10分钟,保证其睡眠质量。(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何宁

校对 | 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