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死亡之前有什么症状(什么癌症死亡率最高)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死亡之前有什么症状,以及什么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病情在无法挽救之前,这些症状都在提示你,抓紧干预很重要

癌症病人在进行手术、放化疗等治疗之后,癌症的主病灶得到了治疗,但是并不代表身体里的癌症细胞全都被杀死了,仍然会有少量癌症细胞会存活下来。

这些癌症细胞可能存活在原有的病灶部位,可能存活在淋巴里、可能存活在血液里,也可能存活在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些癌症细胞很小,小到在术后随访过程中都难以被CT、超声、核磁共振等常规影像学手段发现。随着时间推移,等到这些肿瘤细胞再次生长,癌症就会发生复发转移,病情加重。那么,癌症患者在病情恶化无法挽救之前,身体上都会有哪些反应呢?

首先,就是体重直线下降。虽然癌症患者大部分都有会体重下降情况,但到了癌症晚期扩散阶段体重下降更为明显。因为癌细胞在体内不断繁殖和新陈代谢,需要从其他细胞中获取大量的营养进行维持,这也导致了其他细胞营养不足,患者因此迅速消瘦。到了这阶段往往还会伴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等症状出现,特别是发生在消化道的癌症更为明显。

体重下降时,监测体重建议每周称重1次,可以在清晨大小便后,穿着宽松的衣服,用固定的体重秤进行测量。如一周发生非主观意愿性的体重下降2kg,饮食较平时减少1/3,就可能存在营养风险。

第二,食欲不振。癌症转移或者复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特别是患有消化道方面的恶性肿瘤,此时癌症出现的转移,扩散等症状。患者多有厌油腻,食欲不振,胃口下降等情况出现,甚至还会恶心呕吐。因此,在癌症手术后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高度重视,及时进行身体检查,看看癌症是否复发了。

第叁,病情加重时,癌症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疲劳乏力。由于发生癌症时,由于肿瘤细胞生长非常快,比正常的细胞消耗能量要多,再加上癌症转移以后侵犯了正常的组织器官,所以就会造成非常多的不舒服症状。这时候,病人就会感觉到非常的疲劳乏力,需要经常躺在床上休息。这个时候也意味着病情比较重,治疗效果不是很乐观。

第四,脚肿。癌症晚期病人常出现脚肿,这也是癌症晚期比较危险的征兆。癌症病人不仅可出现脚部水肿,面部水肿和全身的水肿都是很常见的。这时候说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衰竭的问题。同时还有恶病质。

第五,身体莫名发热。癌细胞生长速度较快,发生转移后部分癌细胞得不到充足营养供给而逐渐坏死。坏死的癌细胞会逐渐被身体吸收,使得身体出现免疫反应。癌细胞扩散时也会不停的释放介质,导致患者体温逐渐升高。

癌症出现转移或者扩散,患者会出现多种不良症状,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大多数复发或转移的肿瘤,通常需要一个非手术性的综合的治疗手段,比如化疗、放疗、中医治疗等等。

与早期初诊肿瘤的根治性治疗目的不一样,晚期复发或转移的肿瘤的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患者“长期带瘤生存”。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治疗,都需要定期评估疗效,不能闭着眼睛一个方桉一直用,一般治疗期间每2-3个月进行一次疗效评价(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肿块大小的变化)。比如说,如果所用的化疗方桉并没有效,或开始有效,用了几次后出现耐药,通过疗效评价就可以知道,一旦发现无效,需要立刻停药,并考虑改变治疗策略和方桉。如果相关方桉已经无效了,还继续使用,无疑是让患者耽误了病情又受了苦头。

年龄偏大或体质略差的患者治疗需要降低治疗的强度,更适合中医药治疗。如果患者体质很差,不能耐受相关抗肿瘤治疗,可以给予中医治疗,能够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可以有效的扶正固本,提高抵抗力,压制癌细胞的复发转移。

中医治疗癌症,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对于多数复发转移的癌症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还必须从整体观点来看待癌症的治疗。在整体治疗中,中医有它独特的优势。再加上复发转移后,病人现在身体比较虚弱,中医治疗是比较适合的治疗方法。

不是皮肤病,而是癌症预警?皮肤出现4种异常,可能是癌症来临

“我不过是皮肤瘙痒而已,怎么短短半年时间,就变成癌症晚期了呢?”

38岁的阿敏(化名)五个多月前去海边度假,吃了海鲜大排档后,出现无故的皮肤瘙痒。她以为自己是海鲜过敏,所以没当回事。但奇怪的是,她的瘙痒持续没见好转,一开始涂了药膏,还有所缓解,可慢慢地,她发现药膏已经对自己起不了任何作用。

皮肤瘙痒持续近半年后,阿敏不仅皮肤瘙痒,还出现了食欲减退、反复恶心等症状。同事见到她,都说她面色暗沉了不少,怎么看都不像正常人。而且她自己也能察觉到体重在减退,皮肤还越来越乾燥。

觉得不对劲的阿敏赶紧去大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出为肝癌,还是晚期......

一、皮肤瘙痒和肝癌有何联系?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表示肝功能不好的人,一般会有湿热表现,可能会出现一些与皮肤相关的异常,表现为瘙痒。尤其是肝癌,体内胆管受到肝部肿瘤压迫,就会导致胆汁流出受阻,进而使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引起皮肤瘙痒。

如果皮肤出现异常瘙痒症状,要警惕以下4种疾病:

1、内脏恶性肿瘤

患者多有皮肤瘙痒表现,最后出现其他症状才发现是肿瘤。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50%的胃癌患者并发皮肤瘙痒,20~25%的妇科癌症患者也有皮肤瘙痒症状。这是由于肿瘤分泌的炎症因子、瘙痒介质等,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

肿瘤性瘙痒往往是忽然的、慢性顽固性的痒,皮肤表面一般没有变化,而且任何止痒药都不起作用。

2、肾脏疾病

67%的慢性肾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症状,且超过40%患者瘙痒严重。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不全,钙磷代谢紊乱,就容易引起大面积瘙痒,且会伴有食欲不振、恶心、贫血等,眼睑、下肢可能会出现浮肿。

3、肝胆疾病

有数据显示,约4~6成肝胆疾病患者存在皮肤瘙痒情况。由于胆汁分泌、输送障碍,造成血液中组胺浓度升高,从而刺激神经末梢发痒。肝胆疾病导致的瘙痒多发生在手臂、腿、手掌、脚底或躯干位置,且往往伴随着黄疸现象。

4、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和体温起着调控,一旦甲状腺分泌过盛,就容易析出皮肤中的组胺,引发皮肤瘙痒。而甲状腺激素减少,则会出现皮肤乾燥,同样会引起瘙痒。

二、皮肤出现4种异样,警惕癌症来袭

潘战和医师表示,当皮肤出现这种异常,很有可能是恶性肿瘤转移到皮肤引起的,应及时就诊检查,查明原因。

1、肝掌

肝掌指患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变后,在手掌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红色斑点、斑块等。肝掌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皮肤黄疸

肝胆胰癌症可能会有皮肤黄染的表现,也就是黄疸。当肝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肝功能受损,或是肿瘤堵塞肝胆管,就会出现黄疸。

3、皮肤出血点

白血病可能影响造血功能,各类癌症侵犯或转移,都可能造成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引起皮下出血点。

4、蜘蛛痣

蜘蛛痣,本质上是一种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以“痣体”为中心,向周围辐射。肝癌患者也可能有蜘蛛痣表现,但蜘蛛痣并不是肝癌所有,更多见于肝硬化、急性肝炎等。

叁、如何应对及预防皮肤瘙痒?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何荣国主任医师指出,针对皮肤瘙痒,治疗上一般采用外用、内服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对于老年人,皮肤出现萎缩,皮脂分泌减少,可以用一些马油、绵羊油等乳霜涂抹,内服可以选择抗组胺药,帮助缓解炎症和瘙痒。对于年轻人,可以选择甘油类外用药,如维生素E乳、尿素霜、凡士林软膏等

专家提醒瘙痒千万不要抓,长期反复搔抓,可继发慢性湿疹样变、苔藓样变,会令瘙痒的范围延伸,越挠越痒。

皮肤瘙痒,除了积极治疗外,日常生活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饮食调理:注意少吃辛辣刺激、高脂高糖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

衣服:选择柔软舒适,刺激少的棉织品。

洗澡:不要洗澡太勤,洗澡水温以35℃~37℃为宜。

浴后护理:洗浴后3分钟内用保湿霜或乳膏涂抹身体,及时补油。

加强皮肤锻炼:可坚持用冷水洗脸冷水擦身,或进行冷水洗浴。

癌症有各种各样的症状表现,早期往往会隐匿为常见的普通症状,因此当出现身体异常,不要掉以轻心,若持续一段时间,不见好转,还是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参考资料:

[1]《身体这2处发痒,可能是肝脏的“求救信号”!做好3件事,养肝护肝~》.我是大医生官微.2023-06-01

[2]《皮肤这6种变化可能是癌信号》.肿瘤专科医生.2022-10-08

[3]《冬季皮肤瘙痒 不是乾燥那么简单》.广州日报.2019-12-2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