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患者能吃白灵芝吗,以及癌症能吃百令胶囊的十大功效与作用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治疗,这些保健品服用误区,你中招几个?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可能都被“安利”吃过一些所谓的“抗癌保健品”,最常见的像冬虫夏草、燕窝、灵芝孢子粉等。它们真的有抗癌功效吗?
下面跟着海心一起走出这5大保健品服用误区。
误区1:冬虫夏草抗癌
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里,冬虫夏草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品。
而各位商家也在鼓吹,冬虫夏草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的功效,比如其中的虫草素和虫草酸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抗癌作用。
但2017年中科院上海植物生态研究所发表的一篇论文,从根本上否定了冬虫夏草的抗癌作用。
并且,这个花了大价钱的“补药”,可能起到反作用。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的砷含量较高,达4.4-9.9毫克/千克,长期食用会导致砷摄入过量,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因此,大家需要正确认识冬虫夏草,切勿过于迷信它的抗癌作用,而造成滥用行为。
误区2:燕窝增补营养
燕窝增补营养没啥毛病,但乳腺癌患者最好不吃。
燕窝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铁、锌、磷等矿物质。肿瘤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化疗,尤其是放射性治疗后可以进食燕窝来补充营养。
但根据动物研究发现,燕窝含有一定的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
不过动物实验难以类推至人体,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燕窝和乳腺癌的发生存在必然关系。
但基于安全考虑,我们还是不建议乳腺癌患者多食用。
误区3:灵芝孢子粉养生抗癌
灵芝孢子是从灵芝菌子当中喷射出来的灵芝种子,其主要含有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核苷酸、叁萜类等物质。
确实有相关研究表明灵芝孢子粉有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降低血糖/血脂、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
但这些研究一般都局限于动物实验,并没有相关的临床实验,可以证明灵芝孢子粉确实能够带来这些作用。
针对癌症患者,适当的吃一些灵芝孢子粉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但仅仅只是一个辅助作用,无法代替专业的药物。
因此,患者在吃之前一定要遵循医嘱,看看自己的病情和体质,适不适合食用这款补品。
误区4:人参到底能不能吃?
人参历来被视为百草之王,是老幼皆知的补益药材。
人参可分为温性和凉性两大类,温性者如红参、高丽参、新开河参,凉性者如西洋参。
肿瘤病人在服用人参时,应根据人参的性质及个人的体质,辨证地选用。
有文献介绍,对于放疗期间,口干舌燥的病人可以服用西洋参,缓解放疗后毒副反应,而且西洋参的主要化学成分人参皂苷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注意,乳腺癌患者需谨慎服用人参。
因为,有研究在人参和西洋参的提取物中发现了霉菌毒素,猜测可能是附着在其表面的真菌在代谢时产生的,而其中一些有增强雌激素功能的作用。
误区5:静脉营养可代替食物
很多癌症病人到了晚期,往往都会出现食欲不振以及无法进食的症状。
对于这部分病人,很多人认为通过静脉喂“饭”,即静脉营养(肠外营养),病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
我们身上的每一个器官,如果长期不使用是会萎缩的。
静脉营养由营养素单体组成的,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和利用。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胃肠道萎缩,甚至出现一些感染的症状。
因此,对于一些实在无法进食的患者,临床医生倾向于选择肠内营养支持疗法,一方面满足患者的每日营养需求,另一方面维持胃肠道的运转功能。
以上这些保健品服用误区,你们中招几个呢?
患者朋友们必须要明确,在适应症范围内,吃合格的保健品确实对人体有一定益处,但没有任何一种保健品能够让人重拾健康。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朋友们身体状况良好,食欲正常,是不用依赖保健品的。
只要在一日叁餐中,做到食物多样化,鱼、肉、蛋、奶、豆类、新鲜水果和蔬菜都要吃一些,保证营养均衡就好了。
但如果食欲不振,身体虚弱,可以去肿瘤营养科就诊,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诊断和治疗,增强身体脾胃功能及消化能力。
腰疼、癌痛、神经痛,不用忍!微创,可以镇痛,这里面的奥秘是什么?
在不少人心目中,“微创”总和“手术”相连,只要是“手术”,都会带来疼痛。而现在,有一种被称作“微创介入”的方法可以用于治疗疼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创介入镇痛是近些年来新兴的
一种治疗疼痛的方式
这里面的奥秘是什么?
新华君来揭秘!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微创介入”。
微创介入是一种创伤很小的治疗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几乎不会出血,手术伤口往往只有一个“小针眼”;术后可以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没有太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不给患者带去更多创伤,却能立竿见影地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
微创介入镇痛,是指在影像学工具的辅助引导下、在电生理监测的定位下,在人体感觉神经周围进行精准的操作,通过神经阻滞、神经毁损,或其他有效的技术手段,消除或缓解疼痛。微创介入镇痛现在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对于传统治疗手段无法良好缓解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针对不同的疼痛,我们会采用不同的微创介入方法,最终为患者驱除疼痛的烦恼。
微创介入镇痛可以解决多种疾病所致的疼痛问题,现就临床上较为顽固难治的几类疼痛为例,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微创介入镇痛方法。
1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微创介入治疗中,应用较多的一个领域就是解决嵴柱神经痛,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等所致的疼痛。有的嵴柱疾病患者年龄较大,不太适合开大刀,也有的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开刀,此时可以用射频调节、臭氧介入、等离子介入、胶原酶介入等方式进行镇痛治疗。
射频调节
是治疗有镇痛需求,又不宜开刀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核心手段。射频调节治疗是将脉冲射频和电极针插入病变组织附近,通过控制的电流使组织产热,通常1~2分钟就能实现调节神经、杀灭炎症因子的作用,从而达到镇痛的治疗效果。射频调节除了应用于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外,还可应用于各种神经性疼痛。
臭氧治疗
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可通过破坏髓核基质中的蛋白多糖导致髓核脱水萎缩,同时有促进炎症消散等作用。通过微创介入的手段,在突出的椎间盘处注入一定剂量的臭氧,就能融解其突出部分,缓解对神经的压迫,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等离子介入
等离子介入治疗的原理与射频调节相似,都是通过电流产生一定能量。不同的是,射频调节是椎间盘凝固,而等离子介入治疗则使突出的椎间盘气化、皱缩,最终都是通过解除神经压迫,以达到镇痛的目的。
胶原酶介入
是近年来比较新的一种治疗手段。胶原酶注射到病变椎间盘处后,可使病变的椎间盘变性水解吸收,从而解除神经压迫,达到镇痛目的,对80%~90%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效。
椎间孔镜介入治疗
对于颈、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还可通过椎间孔镜,取出突出的椎间盘。该术形成的切口仅1厘米左右,术后2~3天即可出院。
注意事项:在介入术后,患者需注意伤口在一天之内不要碰水。
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术后两天需要在床上平卧。如需下地活动,也应在术后一天之后,并在医生指导下佩戴腰托活动。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后遗症,常常令人痛不欲生,年纪越大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越高。对于顽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微创介入治疗则可达到相当好的镇痛效果。对于顽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我们通常先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在效果不好的情况下,进一步行射频调节治疗;若效果仍不理想,可以放硬膜外镇痛泵观察;若还未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则可采取嵴髓电刺激治疗。
硬膜外镇痛泵
即在嵴柱硬膜外腔用细针穿刺,将可持续输注镇痛药的镇痛泵放入硬膜外腔,通常可以很好地缓解疼痛。
嵴髓电刺激
是目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终极武器”。嵴髓电刺激是将一根连着长导管的电极植入选定的嵴髓节段的椎管内(以具体疼痛部位决定植入位置),通过一定的脉冲电流刺激嵴髓,调节神经功能。整个疗程需10~14天,每天通过电流调控神经功能,可以达到治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目的。
注意事项:嵴髓电刺激时电极的植入部位按疼痛部位不同而不同,有时可能放置于颈部。由于人的颈部活动度较大,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10~14天)需在医生指导下佩戴颈托,以防止颈部的过度活动,否则电极可能偏离原来位置,导致达不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3
癌痛
现在在临床上会遇到很多晚期癌症患者,而晚期癌症带来的癌痛令患者“如坠地狱”,痛苦非常。
随着人们对疼痛观念的改变,忍痛不再是“勇敢”的代名词,如何为晚期癌痛患者镇痛,对他们实现更好的临床关怀,便被提上了日程。
对于癌痛,首先是止痛药的叁阶梯镇痛治疗。当阿片类药物也不再能很好地缓解癌痛时,或是患者无法耐受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时,可采用微创介入手段缓解癌痛。常用的缓解癌痛的微创介入手段有交感神经节介入治疗、嵴髓电刺激治疗、吗啡泵植入术等。
交感神经节介入治疗
在可以明确患者疼痛部位的情况下,有时可采用交感神经节后介入治疗,介入部位按疼痛部位不同,可选择颈部交感神经节、胸部交感神经节、腹腔神经丛等,进行介入治疗。
吗啡泵植入术
对于晚期癌痛患者而言,疼痛部位往往非常广泛,无法说清具体疼痛部位,此时就可以考虑进行吗啡泵植入术。吗啡泵植入术是将一个携带一定剂量吗啡的电子式的装置植入患者皮下,精准地将药物输送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中,达到镇痛效果。
其优势在于,当吗啡类药物直达蛛网膜下腔,只需口服剂量的1/300即可发挥镇痛效果,在此剂量下,吗啡的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电子泵植入皮下后对患者的生活影响非常小,术后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日常活动甚至游泳都不受影响。
吗啡泵中的药物用完时,医生还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皮下电子泵的接口,用特制的小针头将用完的药物取出,注入新的药物,无需再次手术。
注意事项:
首先,吗啡泵是一个植入性的电子泵,它害怕强磁强热的环境。所以行吗啡泵植入术后,患者要避免接触强磁场环境(如磁共振、高压电场等)和太热的环境(如洗桑拿浴等)。
其次,虽然吗啡泵的置入不影响日常生活,但患者仍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装置脱落、位置改变,影响镇痛效果。
最后,患者还要注意伤口的清洁。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用传统手段治疗较难达到理想镇痛效果的疾病,微创介入还能治疗多种疼痛,如在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即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膝关节炎、内脏痛、叁叉神经痛、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痛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镇痛手段被发明并应用于临床,相信未来有一天,医疗可以让我们的患者不再承受疼痛的折磨。
科普结束
医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