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止痛药怎么买(癌症打吗啡价格)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止痛药怎么买,以及癌症打吗啡价格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父亲癌症晚期疼痛感强夜里睡不着觉,有什么药可以减轻疼痛?

有人问,父亲肺癌晚期发现骨转移,疼痛感强夜里睡不着觉,有什么药可以减轻疼痛?

这个问题问的是有什么药可以减轻疼痛,意思是只限定用止痛药,其他的不管。这个问题的思路本身就不对,或者太局限,你不能只关心什么药可以减轻疼痛,还应关心更多的东西。下面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肺癌晚期骨转移,该怎么办?(不只是限于用什么止痛药的问题)

因为癌症疼痛(癌痛)而睡不着觉,这个疼痛至少是中度以上,当然要去用镇痛药,千万不要去忍痛,也完全不必要忍痛。那怎么去镇痛?很多人想着问有什么药,意思是好去药店买药或知道药名好找医生帮忙开药。事实上,中度以上的癌痛,要用到阿片类镇痛药,这个处方药也是麻醉药,属于管制药,药店买不到,找医生开,也不是随便找哪个医生都会给你开,因为不是所有医生都有麻醉药处方权,因为他不懂啊,不能乱开啊,你找我这个肿瘤科医生开心内科肾科的药也不合适吧,这还不是帮不帮忙的问题,这是对你负责啊。正规的做法是:找到正规的肿瘤专科医生或疼痛专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按规范进行镇痛,怎么用药,他们懂的,通过规范处理,多数是要吧缓解或减轻的。

有人说,你为什么就是不肯具体说药名呢,是不懂还是故意保留。这真是想多了,现代医学又不讲究什么偏方秘方,故意弄得神神秘秘,一切都是公开的,医学本就应该是公开的,弄得神神秘秘就必然是有问题的。但用药和治疗,术业有专攻,找到靠谱的专科医生很重要。

疼痛大致分叁个等级,轻度,中度,重度,一般影响睡眠至少是中度以上,这种癌症要用阿片类镇痛药,比如,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美沙酮,芬太芬透皮贴剂等,在摸索剂量的滴定阶段,以及后续的处理爆发痛,还要用到即释的吗啡片,一般较少用到针剂,癌痛镇痛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尽量口服,因为方便无创。当然,有时也可考虑吗啡针剂,但癌痛不要用度冷丁。至于具体如何用,如何调整,这个要找到肿瘤专科或疼痛专科医生,这种药也买不到,是管制药。

上面说的都是对症止痛,但除了用镇痛药,对于肺癌骨转移相关的疼痛,还要考虑针针骨转移灶进行姑息放疗,并进行唑来膦酸的治疗。此外,还要去进行抗肿瘤治疗,晚期肺癌,看是什么病理类型,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视情况选择靶向药治疗,化疗,免疫药物治疗等,这才是治本之道,肿瘤不控制,只能一直用止痛药,而一旦肿瘤控制了,肿瘤缩小了,由肿瘤造成的侵犯或压迫解除了,疼痛也就自然减轻或消失了,止痛药就可以减量甚至可以慢慢不用镇痛药了。当然,如果不能治疗肿瘤了,或者治疗了但没有效果,那就只对症止痛。

声明: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转载到任何平台!否则将追究责任,后果自负!

癌痛无需忍,0.1毫克止痛药就能止住顽固性癌痛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顽固性癌痛有多痛?如果说顺产分娩时的疼痛是顶级的疼痛,那么一些晚期癌症患者的顽固性疼痛则是持续这么痛,无眠无休!有些癌症患者大把大把地吃各种止痛药都无法止痛,实在受不了而选择轻生。记者今日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到,对于这部分患者可以在体内“埋入”鞘内镇痛泵,只要非常小的剂量就能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可大大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山一院疼痛MDT团队部分成员

口服止痛药能止痛也能“要命”

中山一院麻醉科冯霞教授介绍,癌痛是癌症病人晚期较为常见的一个症状。目前,大多数癌痛可以通过口服镇痛药物得到较好的控制,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在口服镇痛药物后疼痛仍控制不佳,或者无法耐受大剂量镇痛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便秘,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呼吸抑制而导致病人死亡,换句话说,癌症患者可能不是死于癌症本身,是有可能死于大剂量止痛药的不良反应。而对于一些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他们甚至连水都能喝,止痛药连吃都不能吃。

手掌大小的镇痛泵植入体内

每天0.1毫克吗啡成功止痛

其实一种治疗癌痛的新技术——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成为了癌症患者治疗的福音。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埋藏在患者体内的输注泵,将泵内吗啡匀速持续注射到患者蛛网膜下腔,药物通过脑嵴液循环与嵴髓中的神经受体相结合,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是目前国内外镇痛领域的领先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给药方式。冯霞教授介绍,这种给药方式所需的吗啡剂量仅需口服吗啡剂量的“叁百分之一”就能达到同样的止痛效果,其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镇痛效能高、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对癌痛的恐惧感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冯霞教授介绍,此前他们在疼痛门诊接诊过一位胰腺癌患者,这位患者此前服用了多种、大量止痛药,仍痛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后来植入了鞘内镇痛泵,每日仅需在椎管内注入0.1毫克吗啡,就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手术过程中(图由受访者提供)

患者可用“遥控器”自行调整药物释放量

中山一院放射介入科向贤宏副教授介绍,鞘内镇痛泵植入一般是在影像科的指引下,由放射介入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共同完成。植入成功后,一般仍需住院数日,这期间一是要预防感染的发生,二是对药物进行剂量调整,找到“最小剂量与最佳止痛效果”的结合点。病人回到家后日常洗澡、活动都不受到影响,根据每人所需用药的不同,大约3-6个月回到医院补充药物即可,止痛泵可以终生保留在体内。

向贤宏副教授介绍,这种止痛方式还有一个好处,患者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有部分患者在夜间可能突然出现“爆发痛”,这是他可以通过一个手机大小的遥控器,自行增加药物的释放,达到立即止痛的效果,使用非常灵活、人性化。

患者可通过这个“遥控器”调节药物剂量

癌痛别忍,你也可拥有高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冯霞教授想提醒正饱受癌痛困扰的患者,癌症无需忍,可及时到疼痛门诊就医。中山一院疼痛MDT团队是由麻醉、放射介入、影像、药物等不同专科的专家组成,会共同为癌症患者制定止痛方桉。

有不少癌症患者通过及时、持续地止痛后,可以拥有高质量、有尊严的生活,甚至对于治疗又重燃信心。

如何选择癌痛止痛药?肿瘤患者须知

所谓癌症疼痛(癌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症疼痛多为慢性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50%-60%,其中叁分之一的患者为重度疼痛。但癌痛并不是只发生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早中期癌症患者同样可能会有癌痛。癌痛是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重视癌痛的治疗。

很显然,治疗癌症疼痛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就是要治疗癌症、控制癌症,比如通过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放疗、介入等手段治疗肿瘤。如果肿瘤缩小或控制了,疼痛也就会消失或减轻。但有的癌症晚期患者对治疗已经不敏感了,这个时候只能对症止痛治疗。当然,对于那些正在进行癌症治疗的病人,在取得疗效之前,疼痛一直存在,也需要进行止痛治疗。控制癌症疼痛的止痛药物,可以分为叁大类。

非阿片类止痛药

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适用于轻度疼痛,这都是日常感冒头痛时会用到的那些药。很多感冒药里含有这些止痛药成分,而这些止痛药很多是非处方药。一般比较安全,副作用也比较轻。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人长时间用这类止痛药,或是大剂量用,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这类止痛药只适合短时间使用,如果需要长时间使用,或者疼痛剧烈,应该找专科医生升级止痛药。

阿片类止痛药

分为两类。一是弱阿片类,如可待因、曲马多、强痛定等,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二是强阿片类,如吗啡、美沙酮、芬太尼、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等。这类药被很多人认为是“毒品”,担心上瘾,因而不敢使用。如果是一个健康,或仅仅是轻度疼痛的人,无缘无故用这类强阿片类止痛药,这是滥用,可能成瘾。但用于治疗的癌症病人的疼痛,目的是为了止痛,而不是为了获取所谓的刺激感,就无需担心上瘾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对于中重度癌症疼痛,阿片类药物才是更有效也是更安全的。阿片类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便秘,要配合使用通便药,在饮食结构上也要注意调整。

辅助药物

可以辅助止痛,增加止痛药的止痛效果。如抗惊厥药卡马西平可以帮助缓解烧灼样神经痛或刺痛;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起到镇痛作用;抗焦虑药如安定,可以起到镇静和帮助睡眠的作用,缓解病人的焦虑;而皮质醇类的药如强的松更是有多重作用,对缓解神经压迫很有帮助。如果合理使用这些辅助药物,有时候可以明显提高止痛效果,甚至起到关键作用。癌痛治疗的任何阶段都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使用辅助用药。疼痛无须忍受,改变观念,规范治疗,癌痛多数可以得到控制。

止痛药要吃够量

很多人认为,止痛药吃到疼痛“能忍”就行了,再多吃反而不好或以后会不管用。但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疼痛感觉原本是躯体告知我们出现损伤的一种警示,它本是人类一种避免伤害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就是被称为急性疼痛的意义所在。但是,“疼痛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性下降”就是每个慢性疼痛患者都会经历过的:睡不好、吃不好、情绪不好、身体越来越弱、免疫力低下等等问题。这样的病人很难接受抗肿瘤治疗,而且易于复发转移或合并带状疱疹等各类感染。因此把镇痛药按时、吃够量是很重要的。

什么是吃够量?不用“忍痛”才是吃够量。为什么会有止痛药越吃越多的病人?是不是止痛药吃多了会不管用了?不是的。正是因为很多病人忍痛,不肯把药吃够量才导致疼痛的恶性循环持续存在,疼痛越来越重,需要的止痛药也会越来越多,疼痛的性质越来越复杂,才会看到单用一两种镇痛药物的疗效下降。所以,越是不肯把止痛药吃够量的人,反而后来越吃越多,而能够按时按量服药把疼痛控制住的病人,则不会出现经常加药或疼痛加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