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都会疼吗(癌症一定会消瘦吗)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都会疼吗,以及癌症一定会消瘦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患者一发现就是晚期,到底哪里出问题了?是病情发展太快吗

由于癌症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信号,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所以79%以上的患者被发现时已经是癌症晚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多数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呢?

首先是因为肿瘤症状不同。其实大部分早期癌症并没有明显症状,当身体有明显症状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最让人担忧的是很多类型的肿瘤发展非常迅速,短短几个月内就会发展到晚期,甚至向重要器官扩散以及转移。当人体的肌肉、神经组织或者器官受到癌细胞侵犯或压迫时,人们才会有明显症状。

为什么有的人晚期症状也不是很明显呢?首先大家要明白,症状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症状?其实,所谓的症状,也就是不舒服的表现,比如疼痛,咳嗽,腹胀,拉肚子,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舒服的表现?本质上就是因为癌症侵犯或压迫或破坏了某个器官组织,从而带来相应的表现。

比如,癌症侵犯或压迫到某个脏器,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与这个脏器有关的表现,比如气管里有肿瘤侵犯或压迫,就会有咳嗽,食管里长了肿瘤,堵住了食管,那么吃东西的时候就会有堵塞感,也就是吞咽困难,如果胸腔里有胸水,就可能压迫肺,就会有气喘呼吸困难,如果有腹水,可能就会有腹胀表现。因为癌症有可能侵犯或转移到全身任何部位(除毛发和指趾甲外),所以,癌症病人也就可以有任何可能的表现。但问题的关键是,一个人诊断得了癌症时,他的癌症可能还没有导致相应的组织器官出问题从而产生症状,癌症病人可能有各种表现,但不等于一定会有症状表现,不能溷为一谈。

同时,也要注意,尽管有些癌症有筛查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但很多癌症也确实没有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癌症筛查是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能部分帮我们早发现癌症。很多癌症发生的器官本身位置较深,隐匿,比如,胰腺癌,卵巢癌,由于位置深的原因,注定这些癌症是难于早期发现的。很显然,那些长在体表的癌症,比如乳腺癌,皮肤癌等,只要重视,相对较容易早发现。

癌症治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越到中晚期,患者的求生欲望越强烈,越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尝试各种治疗方法。我们接触过大量这样的患者,我们尊重患者对生的渴求,但决不轻易“纵容”他们的治疗要求。因为很多中晚期癌症患者在过度治疗之后,不仅没能延长生命,剩下的日子反而过得十分痛苦。更为沉重的是,为了挽救生命,有的患者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倾家荡产,最终患者带着负罪感离去,给亲人留下生的负担。治病是为了救人,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非但没有因“治病”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而恶化;生存期也没因“治病”得到延长,那么,患者又何苦为“治病”最后落得人财两空呢?

其实,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从发现起,治疗需要一段时间。在临床工作中,应对每一个病例都要从多角度全面评估病情,然后制定个体化、人性化综合治疗方桉。用最少的钱治最重的病,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小的治疗痛苦代价获得最佳的整体治疗效果。

在癌症晚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中医疗法。中医药通过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由免疫细胞杀死肿瘤细胞来对抗肿瘤;另外由于肿瘤产生的并发症,很多患者到最后不是由癌症而死亡,而是死于并发症,中医药可有效消除这些并发症。比如肺癌会造成胸腔积水,导致呼吸困难、电解质紊乱等,中药的消水、利水等作用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最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治疗癌症要辨证论治,整体治疗,治病留人,中医药应全面、早期介入治疗全过程,尤其是肿瘤术后、放化疗后。不要到复发转移西医没办法,才找中医,那就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当然对于处于癌前病变的患者,如能及时服用中药,就可阻断癌症的发生,从而防病于未然。

癌症也有潜伏期,身体出现6种异常,或提醒你及时就医

癌症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据统计,我国最小的癌症患者仅有2岁,也曾经有过百岁老人患癌的记录。如果能弄明白癌症和年龄之间的关系,或许我们就能掌握先机,将癌症掐死在萌芽之中。

一、34岁患癌,9岁时癌细胞已经在体内出现

癌症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治疗过程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金钱,患者和家属都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让人们“闻癌色变”。目前,癌症患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癌细胞是在人老之后才开始突变。癌症的形成往往是多年的慢性刺激和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结果。

前段时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Sahand Hormoz团队重建了2位骨髓增生性肿瘤患者的癌细胞谱系,发现两位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在青少年时期便已经突变。其中一位34岁患者体内的癌细胞约在9岁便进行了关键突变,而另一位患者已经63岁,癌细胞在其19岁前后发生突变。

二、这一年龄最容易患癌!

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团队发布的《2015年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统计》显示,男女癌症的新发病例中,大部分都集中在60岁~64岁,说明这一年龄段的人最容易患上癌症。

但是,癌症不是即时性的病症,癌细胞突变、发展需要时间,也就是癌症的潜伏期。一般情况下,癌症潜伏期长达10~30年,这也是大部分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原因。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功能逐渐减弱,自身免疫力下降,老年人相较于年轻人更容易遭到致癌物质的袭击。

叁、注意身体的变化,及时发现癌踪迹

癌症早期的症状比较隐秘,大家平时要多注意身体变化。若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

1、出现不明原因疼痛

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疼痛,即使服用止痛药也无法缓解时,可能是癌症找上门了。例如:直肠癌、卵巢癌患者会出现腰背疼痛;早期骨癌、睾丸癌会出现相应部位的剧烈疼痛等。

2、没有减肥却瘦了

如果自己没有刻意减肥,体重却突然快速下降,身体消瘦,同时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贫血或者低热等症状,有可能是遭受了恶性肿瘤的侵袭,如肝癌、胃癌、淋巴癌等等。

3、身体排泄异常

身体排泄物大小也是健康的一个“信号灯”。大小便异常,可能意味着患癌。例如:早期膀胱癌或前列腺癌患者会出现排尿突然增多或减少的症状;而结肠癌患者会发生大便带血、频繁腹泻等情况。

4、身上莫名出现肿块

如果身体莫名出现位置固定、边界不清晰的肿块,很可能是恶性肿瘤的信号。例如:当肿块出现在乳腺时,需警惕乳腺癌;当肿块出现在脖子、腋下等部位,则需警惕淋巴瘤

5、乾咳、咳血

不明原因的乾咳、痰中带血、胸闷气短等症状,可能是早期肺癌的症状,长期吸烟的人群要特别注意,定期体检,做癌症筛查。

6、声音嘶哑

常见的声音嘶哑多是咽喉炎症等引起的。但是,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咳嗽、食物吞咽困难等情况,需警惕喉癌。

四、预防癌症就四个字,很多人却做不到

“预防癌症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总结起来也就四个字”,着名肿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认为预防癌症的关键就在于“少吃多动”,如果大家都能自觉执行,那么癌症、慢性病将会得到大大的控制,而医疗经费也会大幅度下降,可惜很少人能做得到。

图源网络

1、少吃

一方面,需饮食清澹,少吃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个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左右,每日食盐达10g者胃癌风险翻了1倍。另一方面,蔬菜水果有预防癌症作用,大家要多吃蔬果,少吃油腻食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蔬菜300-500g,吃水果200-350g。另外,少喝酒。酒精是明确的1类致癌物,胃癌、食管癌、肝癌、喉癌、咽癌、口腔癌等都与饮酒有关,其中,16.5%的乳腺癌与饮酒直接相关。

2、多动

大家平日里要多动,坚持运动锻炼。运动可以降低24%结肠癌、12%乳腺癌、20%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另外,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食管癌、肝癌、肾癌、白血病等疾病的风险。

总而言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防癌抗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尽量远离含有致癌物质的环境。定期体检。

参考资料:

[1]《60岁后进入肿瘤高发期,早期预警请注意10个症状》.健康时报.2019年6月13日

[2]《癌症早期为什么不痛不痒,没有明显症状?读懂9大信号,及时发现癌症》.医学界肿瘤频道.2019年2月27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