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与力气大小的关系(癌症)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与力气大小的关系,以及癌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患者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至关重要,中医反复提醒,别大意了

近九成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而近八成的癌症患者体重下降超过5公斤,体重下降伴随恶性肿瘤患者从确诊到治疗、康复等全过程。虽然绝大多数的患者认为体重下降对于肿瘤的治疗存在不利的影响,但却不知道如何避免体重出现下降!为什么癌症患者会迅速消瘦?

首先,肿瘤是一种消耗性很大的疾病,癌细胞以无氧酵解的方式代谢,同样大小的组织,肿瘤组织消耗的营养物质是正常组织的数十倍,加上肿瘤本身以及治疗对病人营养摄入的影响,“供不足”而“耗太大”就会导致体重下降、消瘦。

治疗癌症的办法主要就是手术切除、放化疗等,但不管是哪种治疗办法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放化疗,甚至有些患者需要进行多种治疗方桉。化疗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例如恶心反胃、食欲不振、损害免疫细胞等,这些副作用的存在会影响到患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导致癌症患者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

同时,癌症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不幸患癌会对癌症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的压力和损伤,癌症患者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往往也会影响到食欲,即使吃进去的食物也无法进行好好地消化吸收,所以会出现体重下降的症状。而且负面情绪还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对癌症患者的后续治疗造成很大的负面作用。

早期癌症患者,病情并不严重,有消瘦情况但是并不明显。而所有的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都有可能出现消瘦,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最终发展到恶病质。其中消化道肿瘤病人消瘦的居多,比如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等。

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一个正常的体重非常重要,癌症病人消瘦意味着营养不良,脂肪和肌肉消耗会导致脏器功能降低,比如心肌功能受损;病人乏力、不想动甚至抑郁,这是营养不良造成的心理影响;细胞水平上,营养不良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对癌战斗力减弱。

患者体重下降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体力状态的下降往往会导致患者减少体力活动和社交活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体重下降的手术患者术后可能切口的愈合速度减慢,增加手术并发症。体重的下降,脂肪和骨骼肌的消耗,会造成呼吸肌功能的降低,导致坠积性肺炎和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者引起死亡。骨骼肌消耗的同时,肝脏却要大量合成蛋白,这就势必要消耗大量的原料——氨基酸,进一步导致骨骼肌的消耗。

癌症患者太瘦的话,抵抗力就会变差,导致机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使得身体素质降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体重持续下降,并且没有做出积极的改变,患者极有可能出现恶液质,加速患者的死亡。持续的消瘦不仅严重影响了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那体重下降的癌症患者体重有可能增加吗?当然有可能。如果这个体重下降是由于癌症生长发展导致的,那么,如果通过治疗,比如,把肿瘤切掉了,或者通过放疗,或化疗,或中医药等抗肿瘤治疗,肿瘤消失或缩小或控制了,能正常饮食了,食欲也增加了,体重增加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很多癌症患者在治疗后体重是增加了,而从中医上来看,体重增加多数是一个好的迹象。

如果体重持续下降,并且没有做出积极的改变,患者极有可能出现恶液质,加速患者的死亡。持续的消瘦不仅严重影响了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对于这种情况,中医上是有比较好的办法的。中医药在肿瘤康复中的作用不单是一种扶正,一种强化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脏腑气血功能的梳理,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人体内部的一种全新的平衡状态,从而改变患者体内癌细胞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患者重新恢复正气,通过抗肿瘤治疗和增加患者的食欲,让患者体重上升。

科学治疗癌因性疲乏 改善患者预后

癌症患者总是感到疲倦乏力?其实,在医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来形容,那就是癌症相关性疲乏(CRF),是指癌症或者癌症的治疗有关的一种疲乏表现,与生理性的普通疲乏相比,这种疲乏不能通过常规的休息和睡眠得以缓解。但是这种疲乏也绝非不可缓解乃至治愈,只要正确看待、科学治疗癌症相关性疲乏,这种隐形疲乏就不会成为癌症治疗过程中的绊脚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癌症相关性疲乏的影响因素。

癌症相关性疲乏由多因素作用所致,贯穿于癌症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全过程。一般其影响因素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等。有研究显示,年龄<60岁和女性是CRF的危险因素。

第二类可以通过临床干预使 CRF 得到有效缓解,也是在筛查和评估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因素。其具体内容如下:

1.癌症直接导致CRF的发生

癌细胞能产生某些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可以碍机体正常代谢,降低机体机能,从而导致发热、感染、疲乏等症状。

2.癌症的治疗方式与CRF的发生有关

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容易引起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疼痛等,这与CRF的发生是相关的。

3.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合并症加重疲乏

贫血、疼痛、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是加重疲乏的因素。

4.心理社会因素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消极对待疾病及治疗,进而加重CRF。

因此,针对以上各种影响因素,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对CRF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我们一起来看看癌症相关性疲乏的治疗方法吧。

(一)非药物治疗

1.活动锻炼

活动锻炼是已经证实有效的CRF干预措施。最佳的运动形式为有氧运动,包括步行、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登山、跳健身操、瑜伽等。有氧运动能缓解肌肉紧张和精神抑郁,使患者减轻心理紧张,缓解疲乏。

除有氧运动外,还可进行抗阻力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引体向上、阻力带训练、杠铃训练和器械训练等),能够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功能状态及维持和改善骨密度。

但是活动锻炼都应注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桉。

2.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CRF管理的核心内容,适用于所有癌症患者,有利于及早预防、发现和治疗 CRF。

3.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应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及配合治疗,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另外家属的陪伴、安慰和各方面的照护都可能缓解患者疲劳症状。

4.睡眠疗法

癌症患者一般都伴有睡眠障碍,对患者睡眠进行适当干预,可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减轻患者疲乏症状。如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在有困意时才上床,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保持规律起床时间,日间避免过长时间的小睡;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在临睡前,避免使用咖啡等兴奋性物质。

5.营养管理

癌症患者由于化疗、放疗等原因,常导致进食困难、食欲下降、营养摄入不足。因此,应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桉。原则上需以清澹、易消化以及高营养饮食为主。

(二)药物治疗

1.中枢兴奋剂

哌醋甲酯是研究最多的治疗疲乏的中枢兴奋性药物。对于积极抗癌治疗过程中、抗癌治疗结束或终末期的癌症患者,在排除其他原因(癌痛、贫血等)引起的疲乏后,可考虑使用哌醋甲酯。但其最佳使用剂量和时间尚未确定,而且哌醋甲酯在改善疲乏的同时,也会引起其他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眩晕、焦虑、食欲减退、恶心等,因此,使用时应遵循医嘱,熟知给药原则,做好用药护理,做好不良反应的处理。

2.皮质类固醇

泼尼松或地塞米松可用于治疗终末期癌症患者的CRF。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可显着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叁)中医治疗

中医药在改善肿瘤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正元胶囊、养正消积胶囊及天佛参口服液等中成药被证实可缓解癌症患者的CRF。针灸、穴位按摩、太极拳等中医引导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CRF。中医中药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用来缓解CRF。

对于CRF目前并无单一有效的治疗方桉,应以综合治疗为主,注意个体化治疗。随着癌症早期支持治疗理念的发展与普及,CRF的临床实践将日益规范,必然可以更好地改善我国癌症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来源:武汉科技报

编辑:李雪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