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有必要化疗吗(癌症化疗的原理)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有必要化疗吗,以及癌症化疗的原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患者不能化疗了,是否意味着人可能不行了,事实远非这样

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可以很有效地治疗癌症,手术治疗可以切除大部分癌变组织,这是指肉眼可见的病变组织,癌细胞那么小,我们肉眼观察不到的地方难保不会再有。所以,手术后联合化疗是治疗癌症的常用手段。

化疗的有效性不容怀疑,只要剂量足够肯定能杀死癌细胞,但是,化疗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针对性,好坏细胞都会被损伤,因此,也就有很多、较重的毒副反应,尤其是增殖较快的细胞被损伤,比如胃肠道黏膜细胞损伤引起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导致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毛囊细胞损伤致脱发、白发等等。

化疗也不是万能的,癌症晚期患者出现以下四种情况,则不要再放化疗了。第一,患者消瘦,营养状态严重不良,重度贫血,此时一定不要选择放化疗,因为患者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抵抗力接近崩溃边缘,此时放化疗,除了增加患者的痛苦,毫无利处,更不可能起死回生。第二,患者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此时同样不能化疗,因为化疗药物是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所以本身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医学上如果肝肾功能无法达到安全的范围,是禁忌化疗的。第叁,患者白细胞低,血小板低,凝血功能异常,更不能化疗,化疗会抑制骨髓,导致雪上加霜,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第四,合并严重感染的晚期癌症患者,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感染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且发生感染,往往很难控制,在感染状态下,也不能进行放化疗,因为后者会导致免疫力更低。

我们要知道,正确的治疗方桉取决于:癌症类型、复发时间、复发部位、扩散程度、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患者的预期。正确的治疗方桉在治癌的同时,还能缓解癌症带来的痛苦。只有延长患者生命周期,让患者有质量地生存下去,未来才有更多的可能。如果采用的治疗手段虽然暂时治疗了疾病但同时加重病人的身体负担,降低了生活质量,缩短生存周期,还有什么意义呢?

癌症患者不能化疗后,往往会陷入非常痛苦的境地中,彷佛治疗没有了希望,人生走最终点。但其实,现在针对癌症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化疗失败或不能化疗的患者,仍有很多方法帮助患者走向康复的。这其中包括中医药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等,化疗并不是癌症患者的唯一出路。在肿瘤病人中常见一种认识误区:只有在放疗、化疗或手术都无济于事的时候,才选择中医中药试试看的想法。所以在中医肿瘤门诊大多见到的是非常晚期的肿瘤病人。

化疗的同时,应用中医药减轻副作用,这是多年来被实践所证实的。中医药与化疗之间是没有冲突的,中药治疗应贯穿化疗的全过程。在化疗前,服用中药,可以有效善患者术后虚弱的体质,创造符合化疗的条件。在化疗过程中,可对化疗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缓解化疗的副作用。化疗的毒副作用常常使肿瘤患者无法承受连续的治疗,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设置间歇期,以待机体恢复。目前,西医在两次化疗间歇期,多半只是等待白细胞和肝功能等的恢复,或者用些升白剂,使这一期间成为治疗的空白期。

其实,这一期间的治疗十分重要。因为化疗期间整体免疫功能下降是无法避免的结果,化疗次数越多,药量越大,毒性(或损伤)就越大,免疫功能和整个机体状态也就越降越低,就越不能调控癌细胞的增殖,从而难以阻止转移复发。

在放化疗间歇期,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中药来调理,抓住抑制肿瘤、增强免疫和消除放化疗所引起的毒副反应叁大环节。不仅可以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可大大降低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性。同时,在化疗结束后,服用中药可以继续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专家:将可用电场疗法联合手术、放化疗等治疗脑胶质瘤

中新网广州11月5日电 (蔡敏婕)相比肺癌、胃癌等常见恶性肿瘤,脑胶质瘤不被民众熟知,却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容易复发,致残、致死率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主任牟永告近日在广州介绍,近10年来,医生没有新“武器”治疗脑胶质瘤,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仍面临着5年生存率小于10%的临床困境。

根据《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昇,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上升至目前的40.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上升空间。

作为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脑胶质瘤被认为是神经外科治疗中最棘手的难治性肿瘤之一。脑胶质瘤分为4级,其中,胶质母细胞瘤(4级)占比超过50%,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效果差,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10%,且近30年来患者生存率没有得到较大提昇。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3类,成人常见的一个症状就是癫痫,俗称“羊癫疯”。“如果小时候没有羊癫疯病史,成年后突然发病,患者应提高警惕,立刻就医诊断。”牟永告称。

手术和放化疗是目前治疗脑胶质瘤的常规手段。近年来,肿瘤电场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受到关注,其原理是利用特定电场频率干扰肿瘤细胞分裂,抑制肿瘤增长并使受电场影响的癌细胞死亡。肿瘤电场治疗对健康细胞的伤害小,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度至中度皮肤刺激。

“胶质母细胞瘤是除胰腺癌、肺癌之外病死率最高的癌症。在尽可能保护脑功能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术后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是脑胶质瘤的标准治疗,但患者复发率仍接近100%且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为9-12个月,2年生存率也仅为8%-12%。”牟永告称,而电场治疗的国际临床III期试验显示,与单用替莫唑胺化疗相比,电场治疗与替莫唑胺联合使用治疗新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延长至20.9个月,患者五年总生存率由5%提昇至1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受理了肿瘤电场治疗产品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上市申请,近期也已被授予了创新医疗器械资格认定。国际上,肿瘤电场治疗已在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多个地区获批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完)

为什么我一直不建议胃癌晚期患者做化疗或者放疗?

很多人肯定要批评我,说你是中医,卖中药的,肯定不想人家放化疗,而是吃你的中药啊?真不是!朋友们你们听我说,倘若我家里是开饭店的,旁边还有一家卖饭的,顾客无论是吃我的饭,还是吃别人家的饭,都能达到饱腹的目的,我当然会努力说我家饭好。

可是癌症治疗,那可是活生生的一条条人命啊,我怎么可能因为想要赚钱就夸大自己的治疗水平,谁都不想看那些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的手中失去生命特征!

而我之所以不建议患者做放化疗,是因为癌症本身遭受的疼痛是很大的,胃癌患者常常会有上腹部不适,甚至剧痛,此外还可能会出现进食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我们在医学上,常常把疼痛分为10级,0级表示无痛,10级则是剧痛,中晚期的癌症患者疼痛几乎都可以达到7级以上,有些甚至达到10级,而这些疼痛,较之生孩子、被烫伤等疼痛,更加厉害,因为生孩子是钝痛,痛一阵就过去了,晚期患者则是持续不断地疼痛,而这种疼痛,常人无法感同身受,所以我一直强调,我们一定要给患者更多的爱护,因为这段时间他们非常痛苦!

而一些治疗方式,本身就会再次加重患者的痛苦!比如部分接受化疗的患者,就会经受周围神经病变的折磨,甚至还会产生“痛觉过敏”,轻轻碰一下,便“痛不欲生”,放疗也可能引起疼痛,辐射可造成放射部位伤害疼痛或诱发神经病变!

像胃癌这种,后期的痛苦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很少推荐患者选择放化疗,使用中药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会更好一点!当然,方桉选择还需要结合患者情况考量,不能一概而论!

专家:将可用电场疗法联合手术、放化疗等治疗脑胶质瘤

中新网广州11月5日电 (蔡敏婕)相比肺癌、胃癌等常见恶性肿瘤,脑胶质瘤不被民众熟知,却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容易复发,致残、致死率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主任牟永告近日在广州介绍,近10年来,医生没有新“武器”治疗脑胶质瘤,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仍面临着5年生存率小于10%的临床困境。

根据《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昇,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上升至目前的40.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上升空间。

作为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脑胶质瘤被认为是神经外科治疗中最棘手的难治性肿瘤之一。脑胶质瘤分为4级,其中,胶质母细胞瘤(4级)占比超过50%,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效果差,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10%,且近30年来患者生存率没有得到较大提昇。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3类,成人常见的一个症状就是癫痫,俗称“羊癫疯”。“如果小时候没有羊癫疯病史,成年后突然发病,患者应提高警惕,立刻就医诊断。”牟永告称。

手术和放化疗是目前治疗脑胶质瘤的常规手段。近年来,肿瘤电场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受到关注,其原理是利用特定电场频率干扰肿瘤细胞分裂,抑制肿瘤增长并使受电场影响的癌细胞死亡。肿瘤电场治疗对健康细胞的伤害小,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度至中度皮肤刺激。

“胶质母细胞瘤是除胰腺癌、肺癌之外病死率最高的癌症。在尽可能保护脑功能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术后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是脑胶质瘤的标准治疗,但患者复发率仍接近100%且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为9-12个月,2年生存率也仅为8%-12%。”牟永告称,而电场治疗的国际临床III期试验显示,与单用替莫唑胺化疗相比,电场治疗与替莫唑胺联合使用治疗新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延长至20.9个月,患者五年总生存率由5%提昇至1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受理了肿瘤电场治疗产品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上市申请,近期也已被授予了创新医疗器械资格认定。国际上,肿瘤电场治疗已在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多个地区获批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