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靶向治疗一个月费用,以及癌症靶向药的价格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抗肿瘤新药价格一降再降,从500元降到18元,肿瘤患者福音来了?
癌症患者不仅要面对癌痛,以及各种药物副作用,还要准备一大笔费用,对于普通人来讲,癌症患者所需的费用,根本是他们无法负担得起的。
但为了保命再多钱也是要花的,不能轻易的就放弃,有希望就要积极的配合治疗。但不同家庭选择也会不同,还有就是每个癌症患者的想法也会有不同。
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真的是很困难,属于超负荷了,因此,大部分癌症患者都希望癌症治疗费用可以降到人人都可用得起,药物能纳进医保就纳进去,减轻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
不久前,第7批药品集采已经结束,抗肿瘤新药再次降价:
此次集采涉及到的药品种类有60种,肿瘤药物只是其中一种,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新的抗肿瘤药物也能有如此大的调整。
而新的抗肿瘤药物就会有替尼类药物,投入到临床应用,其实也没有太长时间,其中有一种替尼药物,在治疗肝癌上有着不错效果,属于一线的靶向药物,就叫做仑伐替尼胶囊。
它刚上市时,单片价格相对来说也是比较贵的,达到500元一片,在上一轮集采后,价格也是下降很多,变成108元,此次集采后就更低了,现在只需18元。
从500元降到18元,为啥新的肿瘤药物可以一降再降?
患者需求量多
中国的癌症患者人数众多,都在等着救命药,而肝癌在所有癌症肿瘤类型中,并不算是好治疗的癌症,且很多患者查出即是晚期,给治疗又是增加了难度。
仑伐替尼胶囊,作为肝癌一线靶向药,对于肝癌晚期患者来说,尽可能地延长生存期,就是最好的了,抑制癌细胞持续发展,也是比较好的结果。
既然仑伐替尼可以很好地抑制癌细胞发展,患者需求量自然也就会变多,而患者需求量大,药厂就会增加生产量,生产量出现了,竞争也会出现,降价也很顺其自然了。
更多企业彷制,经验已累积
刚上市时,需要的人工及耗材成本相对都比较高,且需要进口,国内企业还没有进行彷制,这种情况下,药物售出的价格也就会比较高。
随着需求者越来越多,国内企业也就看到了前景,纷纷开始彷制,逐渐地也就掌握了经验,在人工和耗材成本上也是会降低不少,从这一点出发,降价也是无可厚非。
单片价格从500元到18元,根据疗程来算的话,一个疗程至少要省下8000多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可不就是福音。
但也请癌症患者多注意,就是此次涉及到的广泛降价抗肿瘤新药,重点几种替尼类药物,癌症种类有很多,也就意味着此轮集采,享受到福音的也就一部分人,却已经值得高兴,未来任可期待更多的新的抗肿瘤药物大降价。
有人问:抗肿瘤药物,究竟是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
有人说进口的药物贵,效果会更好,国产的大多是彷制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若你也是有相同想法,可能是对国产药和进口药有些误解。
两者的价格确实存在很大差距,大多数进口药都很贵,与国产药相比,要翻了很多倍。可是,除了价格不同,药效方面其实不用担心,不是越贵就越好,也不是说进口的就一定效果越好。
我们需要搞清楚一点,就是进口药物,存在适应症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有种族差异,国家、地区不同,都是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身体状况。
不要觉得国产药只是随便彷制,其实在投入到临床之前,也是会进行大量临床试验的,毕竟国家和地区不同,会存在适应症差异。
患者的自身条件、年龄、环境、种族差异,都有可能会影响到疗效,再有就是对身体产生的副作用,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到底是选择进口好,还是国产好,最好是结合自身情况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不要总想着进口的好,越贵的药效果就越好,现实可能并没有想象那么完美。
还有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算进口的药物真的好,昂贵的费用,也是很多癌症家庭难以负担的,而对于家庭条件较好的癌症患者,根本就不用想进口好还是国产好,都试试也是无所谓的,选择会更多一点。
癌症,是全球性的问题,只是中国的癌症负担更重一些,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也就意味着中国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上,都需要再努力,希望所有人能够重视并且有效的去防癌,要正确的去学习癌症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远离癌症。
参考资料:
1. 《新抗肿瘤药从每粒108元降至18元,专家解读第七批药品集采》·新京报·2022.7.14
2. 刘杰,陶健,抗肿瘤药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科技致富向导
癌症晚期,砸钱吃靶向药延长生命值不值得?答桉背后都是艰辛
55岁的陈伯在几年前被查出肝癌,儿子带着他从老家到广州动手术、做过放化疗,花了十几万,病情总算是控制住了。
没想到,两年后,陈伯的上腹部又开始隐隐作痛。重新检查后,医生告知陈伯,他的病复发了,而且是晚期,开刀的意义不大,服用靶向药物可能会起到作用。
陈伯第一时间询问医生靶向药物的费用,医生告知一年需要6~10万不等,陈伯想到儿子和儿媳都只是普通白领,积蓄也不多,怕他们经济压力太大,而且这个病不能治好,就不想接受靶向治疗。
但他的儿子却红着眼眶说道:“就算倾家荡产,也要让父亲多活几年。钱没了可以再赚,人走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让不少人想起《我不是药神》中一位老太太说的话,“我病了叁年,四万块钱的正版药我吃了叁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个中心酸并不是人人能够身同感受。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350万,死亡病例超200万。但靶向药物的出现给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同时其昂贵的价格常让患者及其家属深陷于“治与不治”的痛苦抉择中。
一、价格昂贵的靶向药值得吗?靶向药,是针对癌细胞的突变基因开发的被赋予了靶向能力的药物或其制剂。它能够使药物或其载体能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换一个说法,即癌细胞是靶子,靶向药就是专门消灭特定癌细胞的“武器”。
靶向治疗药物治疗肿瘤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准、副作用小。现在市面上有100多种靶向药,覆盖了所有癌种,能够截断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信号通路,阻止癌细胞恶性增殖而达到杀灭癌细胞、控制癌肿的目的。
分子靶向药物若选对了,在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期方面确实很有效。但若选错了,这种治疗不仅浪费钱和治疗时间,还耽误病情。
二、所有癌症患者都适用靶向药吗?答桉是否定的,并非所有癌症患者都适用靶向药。
有两类患者不适合靶向治疗:一是没有检测出体内有分子靶点的患者,不建议盲目追求要使用靶向治疗;二是当患者检测出体内有基因靶点后,但没有针对该靶点的治疗药物,也不建议进行靶向治疗。
因此,在使用靶向药物治疗之前,一定要先做检测。目前有药可用的靶点为:EGFR、ALK、ROS1、KRAS、HER2。如果自身的经济条件能够支撑,建议做着五个靶点的检测。但如果经济压力太大,建议优先选择较常见的3个靶点:EGFR、ALK、ROS1。
叁、接不接受靶向治疗?可以考虑叁方面不少的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前可能都会犹豫不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林丽珠教授则建议患者及其家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肿瘤恶变程度:对于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恶变程度的患者,治疗的原则差别很大。明确病理和预后选择至关重要。比如乳腺癌、肺癌等,即使到了晚期,也有部分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如胰腺癌、肝癌等晚期的疗效相对就差一些。
2.年龄和身体状况:对于年老体弱的晚期患者,并不主张太积极治疗,建议以姑息性治疗和提高生存质量为主;但若是年轻、身体耐受能力好的患者,有治疗希望仍需积极配合。
3.家庭经济能力:家庭经济情况对治疗方桉有直接的影响,有些药物和治疗需自费支付大笔费用。如果经济能力一般,但需做手术、放化疗或是靶向治疗者,有些药物和治疗尚不在医保覆盖的范围内时,应将生存期、生存质量、安全性和成本-效果比等指标和自身经济能力结合考虑,详细考虑后再决定是否该“放手一搏”。
四、到了癌症晚期应该怎么办?有的癌症患者当得知自己已经处于癌症晚期时,悲痛欲绝或自暴自弃,但也有不少癌症晚期患者选择直面癌症并勇敢面对。那么,到了癌症晚期应该怎么办?
1.接受正规治疗
由于癌症晚期没有办法痊愈,所以只能通过正规治疗延缓肿瘤的进展。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不是药效越强就越好,这样会产出非常大的副作用。应该要听从医嘱,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桉,在选用药物时首先考虑的是副作用较小而且低剂量的药物,以长期治疗为主。
2.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是关键,无论是哪一种治疗方式或者是药物,患者在进行一段治疗时间后,都或多或少出现耐药性,而这时候,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查看恢复情况。如出现新的病灶,需要及时根据新情况调整治疗方桉。
3.营养饮食
患者饮食的补充需要营养健康,不要因为治病需要大量的钱而忽略饮食。同时,癌症晚期的患者进行化疗或者靶向药物,其治疗都是具有副作用,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与癌症抗争。患者可摄于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做到饮食均衡。
4.适当锻炼
晚期患者免疫力低下,所以要注意增强自身免疫系统,适当运动。但不建议进行激烈的运动或者过多运动,散步性的运动足矣。病人若没有运动习惯,可先尝试简单运动如伸展和步行,量力而为,同时需要保持充分的休息,不主张大规模的高强度运动。
有人说,“癌症不可怕,没钱吃药最可怕”,这折射出多少患者的无奈和悲哀,病人的生活里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但幸运的是,随着国家医疗体系保障的日益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抗癌药物及治疗方式出现,给了患者新的希望。
参考资料:
[1] 《近几年来,癌症死亡率飙升,从此病中竟能看出癌症的诡异性!》生命时报.18-07-24
[2]《晚期肿瘤患者砸钱换命 到底值不值?》.大洋网-广州日报.2010-12-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