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化疗后拉肚子(化疗是癌症病人才做吗)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病人化疗后拉肚子,以及化疗是癌症病人才做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肿瘤放化疗后出现腹泻,怎么调整饮食?这7点指导建议要遵守

研究表明,营养状况更好的患者,放疗和化疗的效果会比营养状况差的好,所以放化疗期间,患者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饮食营养摄入。但是放射线和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其中腹泻会让患者吃进去的食物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就被排泄出去了,严重影响额了患者的生活和营养,所以患者放化疗后出现腹泻一定要及时处理,那么腹泻应该怎么调整饮食呢?

放射性肠炎,腹部的放疗特别容易造成放射性肠炎,腹部肿瘤放疗的时候放射线会同时照射到肠道,先开始肠道的粘膜细胞的更新会受到抑制,然后会影响到给肠道供血的小动脉壁会变得肿胀,影响肠道的供血,肠壁的血液减少了后肠壁会缺血慢慢会粘膜糜烂。这些问题都会使肠道的吸收功能会变差,吃进去的食物消化不了就会引起腹泻。一般会在放疗开始2~3周后会出现腹泻症状,这时需要注意卧床休息。

放化疗出现腹泻后饮食调理的方法:

(1)使用益生菌补充剂。

(2)确保补充腹泻中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日间饮用大量清澹的不含碳酸的液体,每天2~2.5升。喝水不能一次性喝太多,要少量多次。最好的液体是水、清茶、肉汤、稀释果汁、运动饮料、商业化生产的电解质补充饮料或自制的电解质补充饮料。饮用室温的水,这可能比饮用热的或冷的饮料更容易。

(3)避免摄食会导致胀气的饮料和食物如碳酸饮料、容易胀气的蔬菜和咀嚼口香糖。

(4)少食多餐,多摄人蛋白质和热量高的食物,

(5)吃含纤维少的食物,如精面包、精米、面条、奶油麦片、去皮的生果罐头、酸奶、鸡蛋、去皮的土豆泥或土豆片、蔬菜汤、去皮鸡肉和鱼肉。用低纤维食物如白面包、白米、苏打饼干和煮熟的去皮土豆替代高纤维食物。避免生的水果和蔬菜,熟香蕉除外。煮熟的水果是可以的。

(6)避免摄入咖啡、茶、酒和甜食。避免吃油炸和辛辣的食物。

(7)若是腹泻严重(7~8次/日),要及时看医生,严重者需要输液。

癌症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中疾控专家答疑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20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于正在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他们身体比较虚弱,是否能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来听专家的介绍。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关于癌症病人,他因为患病,还有接受放化疗,有一部分人群的免疫力会出现低下的情况,从而使患上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所以,从这种情况来说,这些病人需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得到保护,也属于接种疫苗当中的优先人群。癌症的临床表现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另外治疗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正处在发病期或者正处在治疗期的癌症病人能否接种疫苗,要由相关专业人员来进行判断。癌症病人因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接种新冠疫苗之后产生的免疫保护反应没有健康人那么强烈。在这次《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桉》当中,也特别提到了“各地要科学评估禁忌证,对确有接种禁忌证的人员要逐一明确具体原因”,这一条也适用于目前对癌症病人接种禁忌的评估。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健康有约】化疗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本期健康有约

邀请到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邸立君

带大家一起了解

化疗的基本常识

大家快戳视频

听听她怎么说——

名医在线

邸立君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现任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常委 ·山西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山西省医院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管理委员会常务·山西抗癌协会肿瘤转移防治专业青委会委员 ·山西基层卫生全科医学专委会委员 ·山西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委员 ·山西医师协会乳腺医师分会临汾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山西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分会临汾MDT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3篇,省级论文4篇。目前主要从事各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癌痛患者的规范化止痛治疗。

如何治疗癌症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主要问题,而化疗是治疗癌症常用的方法,也是最难、最纠结的问题,但化疗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化疗到底是什么?

化疗就是化学治疗,主要是通过化疗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他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针对各期癌症患者,包括手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晚期姑息性化疗。化疗药物主要分为口服和静脉输注的方式,通过进入血液达到一定血药浓度对癌细胞进行杀伤。

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化疗?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基石,目前尚没有其他的办法可替代化疗。化疗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术前辅助化疗,如:较大的肿瘤虽可以切除,但通常术前化疗2-3个周期使其缩小再行手术治疗;第二种,术后辅助治疗,手术切除肿瘤后有复发、转移风险,需继续做化疗;第叁种,肿瘤已扩散,失去手术机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看是否需要化疗。

化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照顾化疗的患者?

一、注意饮食。化疗期间,由于药物对细胞的杀伤作用,会使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导致营养不。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均衡,适当多吃蔬菜水果,补充优质蛋白食物,饮食要温热容易消化,不要吃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要多喝水,使药物尽快代谢。

二、注意休息。化疗期间要注意休息,规律作息,不要熬夜,不要做剧烈活动,以提昇身体免疫功能,更好的抵抗化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叁、防止并发症。一些化疗药物肯能会有一些并发症出现,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勤刷牙,不要吃太多甜食。

四、定期复查。化疗对于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有一定损伤,所以要定期进行相关化验检查,了解身体情况,以便能够适时的调整药物。

五、注意保暖。化疗后身体免疫力降低,会更加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要注意保暖,防止疾病发生。

六、做好心理护理。病人在化疗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心情低落症状,应该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要保持愉悦的心情。

临汾TV 新媒体

名医在线

名医面对面

健康零距离

来源:临汾TV

化疗后腹泻?多一点了解,多一份安全

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是癌症治疗的常见方式。化疗的原理是利用化学药物消灭快速生长的癌细胞,进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但化学药物在灭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伤害正常细胞,进而造成一定的身体损伤,诱发一系列不良症状,比如腹泻。

由于人体肠粘膜上皮细胞活跃度较高,很容易被化疗药物“误伤”,因此,很多癌症患者在化疗时会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即便是健康的人,发生持续、严重的腹泻也是非常危险的,对于身体素质差的癌症患者来说,腹泻更是危及生命的重大隐患。

所以化疗后出现腹泻,不容忽视!

一、化疗后腹泻有哪些危害?

刚开始,很多患者出现腹泻的时候,认为只不过是轻症表现,可以自行缓解,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而造成了严重的身体损伤,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那么化疗患者长期持续的腹泻有哪些危害呢?

1、营养不良:持续的、严重的腹泻可导致大量营养成分的流失,也会影响机体对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使患者体质降低。

当患者过于虚弱,身体素质过于低下时,后续化疗可能会被暂停。这会拖慢治疗进度,对患者远期生存率有不利影响。

2、心理健康:腹泻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虚弱感、不适感,会使患者产生暴躁、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信心、求生欲望,使患者抵触治疗,这对后续治疗的推进有负面影响。

3、抵抗力下降:腹泻会影响组织再生能力、外伤愈合能力,这可能会加重化疗造成的其他副反应,也可能会提高感染的发作概率,甚至会加重现有炎症的扩散。

4、电解质紊乱:严重的腹泻会使机体水分大量流失,使代谢废物排出减少,毒素大量堆积可能会导致中毒症状。

若钠、钾等电解质严重流失,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低钾血症。

若血容量严重减少,导致体循环失调,可能会引发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二、化疗后腹泻应该如何应对?

化疗后腹泻的应对,应根据腹泻严重程度决定,而腹泻的严重程度,可参考CTCAEv4.0标准下的Grade评级。

参照上述Grade评级进行对症处理:

1、Grade1轻微腹泻:常见保守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热敷腹部、少量多餐、适当补水,禁食乳制品、刺激性食品、高脂食品。适当补充含钾量比较高的食物,如香蕉、土豆、橘子,有助于维系电解质平衡。

2、Grade2中度腹泻:常见药物治疗,可用收敛剂、吸附剂、肠蠕动抑制剂,常用药物为蒙脱石散剂、洛哌丁胺、整肠生等,具体用药需遵循医嘱。

同时,患者需口服补液盐、维生素,必要时需对癌药物进行停药或减量处理。

若患者出现危险因素,如严重绞痛、血便、恶心、呕吐、发烧、出血倾向、脱水,或腹泻症状48小时内未见缓解,需及时就医住院治疗。

3、Grade3及以上等严重腹泻:需住院治疗,常用奥曲肽配合电解质补液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可加用抗生素治疗。

对症治疗的同时,建议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1、饮食管理: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食品清洗要仔细,加热要彻底,餐具要杀菌消毒。必要时,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暂时性的禁食。随症状好转,可逐渐给予患者流食、半流食,直至恢复正常饮食。

2、皮肤护理: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保障会阴、肛门处的皮肤清洁。可以用湿厕纸来便后清洁,这样可以减小纸巾对肛周皮肤的摩擦。必要时,外用凡士林可保护肛周皮肤,预防感染。

3、药物管理:患者应加强药物管理,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遵循医嘱,尤其禁止滥用抗生素、止泻剂。

癌症患者化疗后发生腹泻的几率较高,建议患者做好预防工作,如禁食加速肠蠕动的食物等。

若出现腹泻症状,冷静对照Grade评级,积极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若症状不见缓解或持续加重,要及时就医,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急重症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