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止痛药(布洛芬止痛药的副作用)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 止痛药,以及布洛芬止痛药的副作用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现在居然还有人用杜冷丁给癌症患者止痛,癌症止痛我们该用哪些药

杜冷丁这个药简直太深入人心了,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很多癌症病人剧烈疼痛,就会要求医生说,你这吗啡效果不行,给我来支杜冷丁让我舒服点。确实,在几十年前药物缺乏的时候,杜冷丁给一部分癌痛病人减少了痛苦。如今,时代进步了,许多人对于癌痛治疗的认识和观念却没有进步。

WHO 也早就不推荐杜冷丁用于癌痛治疗了。因为1.杜冷丁口服吸收不规律,只能肌注给药,用药不方便,血药浓度也不稳定,不利于稳定控制疼痛。2.杜冷丁作用时间很短,只有 2~4 小时,还不如吗啡(4~6 小时)。3.杜冷丁会在体内代谢成为去甲哌替啶,神经毒性较大,反复应用蓄积后会导致神经中毒症状如震颤、抽搐、肌阵挛、癫痫发作。4.杜冷丁注射后血液与脑内浓度迅速上升,容易达到引起「飘」感的高浓度,长期使用很容易上瘾,出现精神依赖。

那么该用什么止痛呢?

多学科联合止痛、全程止痛,是目前国内外最为提倡的镇痛方式。疼痛绝大多数是癌症本身引起的,所以抗肿瘤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如果肿瘤得到控制,疼痛会明显缓解。比如放疗对骨转移造成的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其有效率最高在70% 左右。其他的镇痛方式包括1.口服药物 包括一阶梯止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西乐葆、散利痛、英太青、芬必得等;二阶梯止痛药物曲马多、布桂嗪、可待因等;叁阶梯止痛药物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2.外用止痛药 芬太尼贴剂;3.针剂止痛 常用的有曲马多注射剂和吗啡注射剂,或者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泵。4.其他镇痛方式 包括神经阻滞、神经毁损、持续蛛网膜下腔药物输注镇痛等,这些止痛技术创伤小,治疗效果也很好。

对于中晚期肿瘤如骨转移、腹膜后转移患者,这类患者的疼痛可能是神经受到肿瘤破坏而不是单纯无菌性炎症刺激导致的,这类疼痛称之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规的止痛药物效果不佳,通常需要加用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及叁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多,应遵循晚上开始、小量使用、逐渐加量、缓慢减量的原则。

退烧药布洛芬用药不慎会致死?孩子还能安全使用吗?医生为您答疑

这两天,一则《布洛芬等家庭常备药疑致死42人,法国药监部门发警示!》的新闻刷爆了头条新闻,把我们的常用药布洛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布洛芬在药理学上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的一种,具有解热、抗炎、镇痛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起效。临床中常用作成人和儿童的退热,缓解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肌肉、腱鞘和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一般家庭中都会作为常备药物使用。

布洛芬为何会成为致死42人的元凶?

根据新闻报道,在一些细菌(主要是链球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使用该药时,由于该药的抗炎作用,可一定程度抑制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掩盖了感染病情,给患者错觉以为症状缓解疾病好转,最后导致感染加重或者扩散。所以国外的文献发出警示: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在治疗高危侵袭性链球菌感染发生风险和水痘病毒感染高危者的发热时,尽量避免使用布洛芬。

其实,布洛芬并非和患者死亡有直接联系,只是间接关系,因此并不能说布洛芬本身存在安全问题。

布洛芬对孩子会有什么副作用?

孩子使用布洛芬,主要副作用有:消化道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胃烧灼感或胃痛、恶心、呕吐等,少数(<1%)人会出现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另外还有少见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肝功能损害、支气管哮喘发作和血白细胞减少等。

如何保证孩子安全使用布洛芬?

首先,布洛芬作为使用了多年的解热镇痛药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大退热药物之一,布洛芬总体上还是安全的,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相当低。但要想将风险降到最低,医生建议还需要做到以下4点:

(1)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

该药用于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退热时,一次0.2g,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但24小时不超过4次。儿童可按每公斤体重5−10mg,每6小时一次,24小时最多4次。在这个范围内使用总体是安全的。

(2)短期使用

用于解热时使用不得超过3天,用于止痛时使用不得超过5天,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马上去医院就医。

(3)6个月以下儿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该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用,6个月以上儿童在有对应适应症时可以使用,6个月以下儿童家长不要自行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使用和怎么使用。

(4)注意避免与其他解热药物联合使用

现今药品市场上很多抗感冒药都是复方制剂,含有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成分,如果几种抗感冒药一起使用,就容易造成布洛芬过量而发生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抗感冒药物时,一定要清楚该感冒药含有哪些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癌痛病人止痛药,应该这样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患者中有30%~50%的癌症患者伴有疼痛症状。在我国,目前癌症患者中有51%~62%的癌症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传统的经验及观念就是止痛药不能吃,能忍一时就忍一时。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规范的止痛治疗提倡患者疼痛不要忍,一定要及时就医。癌痛病人尤其是慢性持续性疼痛的病人,需要持续服用止痛药物,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癌痛的治疗,医生首先会对病人的疼痛进行评分和分级,然后据此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桉。癌痛病人一定要谨遵医嘱,按照方桉服用止痛药。据江苏省肿瘤医院药师刘欣介绍,有些癌痛病人在家服用止痛药主观随意性大,根据自己的感觉调整药量,改变服用方法,导致止痛效果大打折扣,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那么癌痛病人应当如何服用止痛药呢?

图源 视觉中国

口服止痛药要整片用水吞服

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的是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长效阿片类药物,这种长效缓释片是通过特殊的工艺将药物包裹于薄膜或骨架中,从而延缓药物释放和吸收的速度,减少每天的用药次数,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若把药片掰开,则会破坏药物缓释结构的骨架和薄膜衣,使得药物快速释放,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则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除非进食困难或限制进食的病人,通常医生建议要整片用水吞服。

按时服药而不是按需服药

有些癌痛病人疼痛时坚持用药,不疼了就不吃药,也就是“按需用药”。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止痛药的效果一般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过了这个时间,止痛效果就会减弱。如果等到疼痛出现时再用药,不仅会带来不必要的疼痛折磨,而且还会因增加药量控制疼痛而引起副作用。按时吃药可以让身体里的药物浓度保持稳定,从而很好地控制疼痛。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一般情况下均为每隔12小时服用1次,芬太尼透皮贴剂每隔72小时换一贴。

图源 视觉中国

停药还是减量,要听医生的

有些病人感觉一段时间疼痛控制得比较理想,就擅自把药停了。这样做有可能会引起突然的撤药反应,比如大汗淋漓、疼痛加剧等。当病人感觉疼痛控制得很好时,复诊时向医生如实反应自己的情况。医生会重新评估,决定是继续用药还是逐渐减量、停药。减药的病人药量减少后还需要观察1-3天,如果疼痛又出现了,说明还没有达到减量的标准。如果减药以后疼痛依然控制得很好,医生会再进行下一轮的递减,以此类推,直到病人可以停药。

关注止痛药物的副作用

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等。便秘的发生率是最高的,而且很多肿瘤病人本身因为长期卧床、年老体弱,胃肠道功能已经较弱,再加上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便秘可能会更加严重。为了缓解便秘,病人自己要多喝水,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水果蔬菜,适当的多下地活动,再配合使用一些通便药,比如番泻叶、乳果糖等。初次服药时,也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轻度时无需处理,便可自行缓解,如果症状加重,可以加用止吐药治疗,待症状消失后可停止服用止吐药。

不能随意用药

江苏省肿瘤医院专家特别提醒,疼痛是很复杂的。当感受到疼痛时,不要强忍,也不要乱吃止痛药和随便贴膏药,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即便是难治性的癌痛,通过微创手术、射频等止痛治疗方法,配合辅助用药,疼痛也有望得到有效控制的。

通讯员 万秋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