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心理五个分期(癌症后白细胞太低的坏处)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患者心理五个分期,以及癌症后白细胞太低的坏处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教您看懂癌症病人的诊断和分期

文/潘战和 @肿瘤专科医生

癌症病人和家属在拿到医生的疾病诊断书时,对其中的TNM常常感到困惑,这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写这几个字母?它们有什么含义吗?

TNM其实是一种最普遍应用的分期系统,也就是癌症的分期就是由它导出来的。我们知道,在确诊了是什么病理类型的癌症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分期,没有分期就没有治疗,没有分期的诊断也是不合格的诊断。你想一下,你什么分期都不知道,怎么知道接下来怎么治疗,不同的分期,治疗不同,甚至天壤之别,这可含煳不得。

常常看到有的医生给出的诊断中没有分期,但有治疗,我就奇了怪,没有分期,你这治疗是依据什么来决定的?有的人会说,在手术前的分期很可能是不准确的,是的,这叫临床分期,可以允许不准确,甚至和手术后的病理分期出入很大,但完全可以,但你应该根据现有资料给出一个临床分期,然后你依据这个分期进行治疗,后续可以允许修正。你如果连分期都没有,你怎么知道接下来是手术还是不能手术,或者先化疗放疗再手术,还是其他治疗决策?既然你做出了某个治疗的决策,那你肯定还是心里有分期的,那就写下来,没有分期的癌症诊断是不合格的诊断。

癌症的分期对于制定治疗策略、判断预后、研究资料的比较和临床试验有着重要作用,分期系统为医生提供了一种相互交流的共同语言,也就是说,某个医生给某个病人给出了分期,那么另一个医生看这个分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同一分期这定的病人具有诸多的相似,治疗策略的相似,预后相似,当然,只是相似,并不是绝对相同。

那TNM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

TNM分期系统只是癌症分期系统中的一种,但是最常用最广泛应用的一种。这TNM中的叁个字母,分别代表T(primary tumor)、 N(regional lymph nodes)、 M(distant metastasis),也就是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

原发肿瘤(T)代表原发肿瘤本身的情况,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及局部累及范围或深度,可分为不同级别,T1、T2、T3、T4等级别,但各级别的具体含义在不同的癌症中有所不同,有的表示肿瘤大小,有的表示肿瘤侵犯范围或深度,而同样是大小或深度,在不同的癌症中的具体定义也不同。另外,还有Tis(原位癌)和T0(未见原发癌)。

区域淋巴结转移(N),代表引流淋巴结(区域淋巴结)的受侵情况,也就是根据区域淋巴结的累及范围分为不同级别,N0(没有区域淋巴结受侵)、N1、N2、N3等,在不同的癌症中,各自的含义有所不同,有的表示区域淋巴结的大小,有的表示个数,有的表示部位。如果对区域淋巴结的情况难于做出估计,则用Nx来表示。

远处转移( M),代表没有癌症远处转移,这需要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分为 Mx(不能评价,也就是是否有远处转移未知,不能判断)、 M0(无远处转移)和 M1(有远处转移) 3个不同级别,有的还有M2 进一步表示不同器官的转移。

有了以上TNM的分类,然后根据 TNM分类情况,可以对癌症进行分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Ⅰ、Ⅱ、Ⅲ、Ⅳ期就是这样来的。整的癌症诊断应该是怎样的,举个粟子:左上肺低分化腺癌T3N2M1(IV期)。分别解一下:左上肺,指出了癌症的原发部位,低分化指出了癌症的分化程度,“癌”说明是上皮来源的,如果是间叶来源的就是“肉瘤”或淋巴瘤,接下来就是分期了,T3表明原发肿瘤的大小或局部侵犯程度,N2表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大小或个数,M1则是表明有远处转移,可以在后面注明具体转移的部位,比如肝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IV期则是根据这个TNM分类,给出一个明确的期别(共有I期、II期、III期、IV期四个期别),对肺癌来说,现在最好能给出基因突变的检测情况。

化疗后白细胞低?有什么危险?吃什么升的快?

化疗是一把双刃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它却是肿瘤患者的一门“必修课”——逃不掉的坎。化疗中,首当其冲的不良反应就是白细胞水平的下降,这是非常普遍的。化疗后白细胞低,吃什么升的快?白细胞低有什么危险?

一般来说白细胞总数正常值是(4-10)×10^9/L,当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便称为白细胞降低。

可以明确的是,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情况会因人而异。

一般化疗后的第7-8天会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的情况,在12、14天的时候白细胞的数量会降到最低,所以这时候是最容易感染的,需要注意。14天后逐渐恢复,到28天左右就会恢复正常了。

白细胞减少有什么危害?

因为白细胞数量的减少,会导致人体防线减弱,很多病原体和病菌都会感染到人体,所以化疗后白细胞低的患者就会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而白细胞的数量长时间不改善的话,就会导致患者的感染风险增高。

患者的免疫力会下降,甚至会引发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危及生命安全。

白细胞减少对后续的药物治疗的剂量下降,从而导致患者的化疗时间增长,化疗效果下降等影响。

白细胞下降有什么临床症状?

一般轻度白细胞减少者不会有特殊症状,多以原发病症状为主;

中度白细胞减少可有无力、头晕、疲乏、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重度白细胞减少因机体防御能力下降, 极易发生不同部位感染如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可出现高热、 黏膜坏死性溃疡及严重败血症、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白细胞下降的原因

白细胞被破坏增多;

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就是白细胞减少。目前化疗药物选择性不强,如同治疗肿瘤的双刃剑,既对疯狂的肿瘤细胞杀伤,也会杀伤患者正常细胞。长此以往,患者体内白细胞数量会逐渐降低。

白细胞生成减少;

骨髓是人体重要的造血组织,化疗后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白细胞新增数量减少,临床检查会出现白细胞值偏低情况。

化疗后白细胞低,怎么办?

01

首先给予相应的升白治疗;

如吃药,打针,增加营养等。如果发现白细胞数低于3.0×109/升,鲨肝醇、利血生等是临床常用的口服升白细胞药物,必要时还需要注射升白针,以便尽快恢复白细胞数量,避免发生感染。

02

化疗后白细胞低尤其注意饮食调理;

高蛋白饮食:一些患者天生比较弱,可以采用食补,将高蛋白食物制成流质或半流质,易于消化和吸收。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的病人建议多喝粥,营养均衡。

提高抵抗力的食物: 如牛肉、萝卜等。饮食上选择富有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白细胞分化和增殖,如谷类、花生、绿色新鲜蔬菜、水果、果汁等,以补充维生素C、B族和叶酸等。

食物制作过程注意消毒:此时患者抵抗力弱易并发感染,故在制作食物时应严格消毒,决不吃生冷或不洁的食物。

化疗后白细胞降低注意事项

01

抵抗力低下,应预防感染;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避免去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如必须外出最好戴口罩。如果出现感冒、乏力、全身酸痛、发热等化疗后感染症状,应尽快就医,针对感染性质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02

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白细胞降低期间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如荨麻疹疫苗、风疹疫苗等。要在治疗结束后至少3个月以上,免疫功能恢复后才能进行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

03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健康,注意口腔、会阴及皮肤清洁卫生。预防皮肤和黏膜的创伤,正确处理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