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嗓子哑是癌症前兆(老人得癌症反而活得长)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老人嗓子哑是癌症前兆,以及老人得癌症反而活得长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前,会有哪些表现?医生:8大征兆,要注意

【粉丝来信】我叫小陈,是市区某大医院的护工。我的工作内容是照顾病人,其中一位,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张先生。他是个60岁的孤寡老人,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前几天,张先生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我负责的,也就是他这最后的生活。

自从被确诊后,张先生的身体状况明显每况愈下。最让我担忧的是,他最近总是说全身痛,不断在抱怨胸口、腰背、腿部的疼痛。而张先生还有一个更让人揪心的症状,那就是他经常对着空气说话。这或许是由于药物副作用,也可能是病情加重导致的精神状态的改变。

癌症晚期是一种令人心痛的情况,患者在这个阶段往往面临着身体的日益恶化和生命的接近尽头。在患者临终前,会出现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也对他们的家人和护理人员构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前可能出现的症状:

一、疼痛:癌症晚期患者通常会经历持续性的剧痛。这是由于肿瘤的压迫、神经受损或转移至其他器官所引起的。这种疼痛可能会加剧,不受常规疼痛缓解方法的控制。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可能需要依赖强效镇痛药物,并在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疼痛管理。除了常规的疼痛缓解方法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轻患者的疼痛:

1、药物管理:强效镇痛药物在减轻癌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常被用于镇痛,可以通过减少疼痛信号传递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其他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等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来减轻疼痛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2、神经阻滞:对于特定的疼痛部位,神经阻滞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注射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来阻断或减轻疼痛信号的传递,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3、放射疗法:对于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放射疗法可以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放射疗法通过照射肿瘤或转移灶,减少疼痛引起的症状和不适。

4、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并增加运动能力。理疗师可以使用按摩、热敷、冷敷、牵引等技术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5、心理支持:癌症晚期患者在经历剧痛时可能会面临情绪上的困扰和心理压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应对这些问题,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6、综合护理:综合护理是在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全面关怀和照顾。这包括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方桉、定期监测疼痛程度和药物效果、提供营养支持和照顾,以及提供其他支持性治疗措施。

二、乏力和虚弱:癌症晚期患者经常感到非常疲倦和虚弱。肿瘤的发展和化疗等治疗方法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患者的能量水平显着下降。这种虚弱感常常伴随着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叁、呼吸困难:当肿瘤发展到影响呼吸系统时,癌症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肺部受到压迫、胸腔积液或肺功能严重受损引起的。呼吸困难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需要及时缓解。

四、恶心和呕吐:癌症晚期患者可能会经历频繁的恶心和呕吐。这可能是由于肿瘤侵犯消化系统,或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法的副作用所致。抗恶心药物和其他支持性治疗可以帮助缓解这些症状。

五、溷乱和认知问题:癌症晚期患者在身体和情绪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可能会出现认知问题和精神溷乱。这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迷失、迷惑、妄想等症状。家人和护理人员应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缓解这些问题。

六、情绪和心理困扰:面对癌症晚期和临终,患者经常面临情绪和心理困扰。他们可能感到恐惧、焦虑、悲伤、愤怒或失望。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七、食欲减退和脱水:癌症晚期患者可能会失去对食物的兴趣,导致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同时,他们可能会经历脱水,因为身体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保持适当的饮食和补充水分对于患者的舒适非常重要。

八、睡眠问题:癌症晚期患者可能会遇到睡眠问题,包括失眠、多梦、睡眠过度和白天嗜睡。这些问题可能与疼痛、药物副作用、焦虑或其他因素有关。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并与医生讨论可能的药物辅助治疗是缓解睡眠问题的关键。

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前的症状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状况,也对其家人和护理人员构成了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提供综合的护理和支持非常重要,包括控制疼痛、缓解症状、提供心理支持和舒适的环境。对于患者家人来说,接受心理辅导和亲人关怀也至关重要,以帮助他们应对这段艰难的旅程。

北大教授夫人96岁患癌不治,临终前断食断水,2个观点引人深思

陈司寇,北京101中学退休教师,是着名政治学家赵宝煦的夫人。

2012年,90岁的赵宝煦教授去世,陈司寇老人开始了独居生活,彼时92岁的她,身体健康,头脑清楚。陈司寇老人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而到了老年阶段,应该坚持两点目标:

    尽量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

    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

而回顾陈司寇老人的一生,她的确身体力行地做到了这两点。

一、尽量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

陈司寇老人一生重视养生,她曾说过:“知识就是健康,最好的保健医是自己”

55岁退休后,踏入老年阶段,她认为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学习吸收医学保健知识,全面了解自己身体状况,自己做自己健康的主心骨,不要盲目地依靠医生,乱吃药、滥用保健品。

此外陈司寇老人也建议老年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日常中调整生活形态中收获健康,如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

陈司寇老人自身曾遭受过皮肤瘙痒症的折磨,每晚都痒得睡不着觉。那时的她自己看专业书,分析自己的瘙痒症类型,然后改变生活方式,从书中学做食疗和穴位按摩。慢慢地,竟然就自己调理好了皮肤瘙痒症。

在92岁时,陈司寇老人更是被诊断出肾癌,当时医生和家属都主张要做手术切除,但她认为,自己已经年过90,身体无法承受如此激烈的手术,万一出现严重并发症,反而得不偿失。

于是,陈司寇老人决定和癌症“和平共处”,她主动研究哪些食物对癌症病人好,哪些食物会加重病情,从而有选择性地调整饮食。另外,她还坚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给自己太大的精神负担,每天生活充实,她认为“任何事情只要想得开,就会战胜它”。就这样,两年过去,癌症竟然也真的没有“作妖”。

而除了关注身体健康外,陈司寇老人也强调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她热爱生活,关心时事政治,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戏剧体育都有兴趣。她还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和快乐。

陈司寇老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老年人要热爱生活,关心时事,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这样遇到疾病就能顶得住。”

二、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

陈司寇老人认为,死亡是自然规律,只要生活得有质量,活得痛快,就不会害怕死亡的来临。 “走得快一点”,意思是在人生最后阶段,尽量不要增加自己的痛苦,也不要麻烦他人。

2017年4月底,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年满96岁的陈司寇面临肾癌发作、尿毒症、贫血性腔梗等疾病的威胁,脏器逐渐衰竭。起初,生活还能坚持半自理,但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只能卧病在床。

而即便到了此时,陈司寇老人依然拒绝去医院就诊,不吃药不打针,只是坚持自己按摩和做一些腿部练习。她还嘱咐女儿不要通知学校、亲友,也不接受探望,甚至希望自己能“安乐死”,可以“走”得更快些。因为不想拖累到别人,陈司寇老人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我已经准备好走了,随时都可以走。但哪怕活一天,我都要让这天活得有质量。”

2017年10月17日,陈司寇老人开始拒绝进食,只饮水。肾癌发作导致腰部疼痛时,也只是用手抵住腰部,拒绝打止痛针。10月20日,她已不能吃喝,虽然口不能言,但头脑仍很清楚,可以用手写字来请家人帮自己解手、翻身等。10月21日下午5点13分,陈司寇老人体停止了呼吸,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实现了她“不怕死”“走得快一点”的愿望。

临终前,陈司寇老人曾和子女们说过:“生命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质量,一个是数量。我活到这个岁数,已经没有遗憾了。你们不要因为我走了而难过,日子还长着呢,想开一些。”

叁、老人患癌,要学会与癌症“和平共处”

陈司寇老人对衰老、疾病、死亡的看法,让我们深思。她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哪怕老了,即便是面对癌症如此“凶狠”的病魔,也可以理智、勇敢、有尊严地活着。

研究表明,60岁以后是癌症高发期,此时老年人的各项脏器功能进入衰退阶段,本身抗癌力下降,对肿瘤常见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等承受力不够,可能出现较大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影响生存期。因此,如何制定一个符合自己身体情况的治疗方桉很重要,而同时,老年人也要调整自己的治癌心态,不应盲目追求激进治疗,而应该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通过规范合理的治疗,实现与癌“和平共处”。

想要“与癌共存”,老年癌友可以选择搭配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桉,如温和的口服化疗、靶向药治疗、免疫治疗或是中医中药辅助治疗等,将癌症尽可能控制住,不让它随意生长、扩散,从而保证身体正常机能的发挥和运行。

当然,除了治疗方桉的选择,日常生活中,老年癌友也要注意身体调理,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等。此外,心理抚慰也有其必要性,老年癌友要增强自己对抗癌症的信心,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对抗疾病,帮助身体机能的恢复。

不过,小艾最后还是要强调一点:与癌症“和平共处”,不是说完全不治疗了,任由其发展,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自己在抗癌过程中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品质。

参考资料:

[1]曹培.陈司寇老师的健康课[J].中国老年,2018

[2]郭跃武.老人患癌,要接受与瘤共存[J].《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16:16-1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