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死亡率排名前十(结肠癌症晚期死亡八个过程)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死亡率排名前十,以及结肠癌症晚期死亡八个过程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警惕!这5种癌症死亡率最高

极目新闻记者 李曼英 晏雯

2022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4月14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癌症防治中心了解到,2018年,全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298.46/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发病前5位分别是肺癌、女性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宫颈癌。

2018年,全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173.61/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死亡前5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根据国家有关工作要求,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每一年的肿瘤登记数据要有叁年的数据完善补充期,2018年的数据是目前最新的数据。

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把“323”攻坚行动作为重大战略部署,湖北省政府召开启动大会,全力推进解决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高血压、糖尿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等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从成立湖北省肿瘤专病防治中心,基本形成覆盖全省肿瘤防治叁级网络,到统筹推动肿瘤登记数据监测,深入实施癌症叁级预防,一场癌症防治攻坚战全面铺开。

一年多来,湖北省从科普宣传入手推进肿瘤一级预防工作。调查显示,2021年全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预期目标(≥70%)。从早诊早治和筛查入手推进二级预防工作,2021年,全省有33个市、县分别承担1-2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包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以及农村癌症早诊早治。从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入手推进叁级预防工作,指导推进市级肿瘤质控中心建设,2021年市级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实现全省覆盖;成立省肿瘤医学质控中心单病种质控专家委员会,加强全省肿瘤单病种质控管理工作;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大巡讲”,制修订我省重点癌种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推广肿瘤诊疗适宜技术和MDT联合诊疗模式;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创建活动。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将围绕“323”攻坚行动“防、筛、管、治、研”五个方面,依据肿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防治原则,以加强肿瘤防治知识科普宣教为基础,以加强肿瘤预防筛查、早诊早治为重点,全面推动肿瘤防治工作关口前移。

医防结合,积极推进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引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癌症风险评估服务工作机制,加快推动湖北省恶性肿瘤高发地区积极开展癌症早期筛查等。实施全省35-64岁城乡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单位)开展乳腺癌筛查。遴选23家医院率先开展早癌筛查门诊试点工作,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癌症风险评估和防癌体检服务。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卫生健康委统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疾控审核及管理、基层医疗机构随访”的“四位一体”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加强肿瘤防治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加强抗肿瘤药物医师处方权管理等。

突出重点,全面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目前我省共有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及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86家,计划今年新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15家,到2023年,实现全省各县(市、区)至少有一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成为“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此外,还将引导医疗机构严格落实肿瘤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积极推行“单病种、多学科”联合治疗模式,开展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并通过开展肿瘤规范化诊疗巡讲活动、病历抽检、加强肿瘤放射治疗质控检查等措施,提高肿瘤诊疗质量控制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医疗技术应用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

通讯员:孙苗 罗颖 罗俊华

海报制作:朱睿怡

来源: 极目新闻

为什么结直肠癌发现即晚期?出现“叁多、两痛”要警惕,望知晓

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

结直肠癌也可以称为是大肠癌,因为结肠和直肠在细胞的起源上,以及病理类型上或者治疗方式上基本上是相似的,所以,在肿瘤内科的临床上,常常将结肠癌和直肠癌合并在一起进行讨论。

治疗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化疗方桉,往往也是采用类似的,或同样的化疗方桉来进行治疗,而在靶向药物治疗中,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往往也采用的是类似的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桉。

结直肠癌是困扰我国患者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二,死亡率位居第五,每年新发病例约55万,且患者数量仍呈上升趋势。

01

4个明显的肠癌信号是什么?

1、排便异常:主要是排便习惯异常所致,如排便频繁,排便急而重,排便无止境的感觉,还可以有更薄的大便形状,增加排便次数,便秘,腹泻,血液或粪便,黏液等。

2、腹痛:可以是持续的隐痛,位置不确定也可以,只是下腹不适,肠梗阻后腹痛会加重。

3、会不会包块:一般在下腹部会出现明显的包块。

4、消化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对于锻炼可有效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疾病的侵袭,在恢复期患者不仅要注意卧床休息,而且要在病情缓解时坚持锻炼,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等。

02

结肠癌和直肠癌的诱因有哪些?

结肠癌的诱因

结肠癌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可能是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多数结肠癌来自腺瘤癌变。

疾病病因

1、结肠癌的病因虽尚未明确,但其相关的高危因素逐渐被认识,比如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等,结肠既往有病变,研究表明,慢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概率高于正常人,发病年龄越小,病情越长,在饮食上摄入过多脂肪蛋白质,缺乏膳食纤维,年龄、肥胖,人种、吸烟等,都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率。

2、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者的家族,成员应视为结肠癌的高危人群,有些疾病如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病变,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3、运动量少,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等也会导致结肠癌的发生。

有发因素

1、精神因素:长期精神压抑,也为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2、化学致癌物质:亚硝胺类致癌性较强,是引起结肠癌的化学致癌物质。在变质的蔬菜及食品中含量较高,能引起消化系统、肾脏等多种器官肿瘤,含有这类化学的食品有很多,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亚硝酸盐,包括鱼类、蛋类、火腿肠、咸菜、腐乳、腊肉、榨菜,蔬菜、肉类以及豆类等。

3、寄生虫:患有血吸虫病也是结肠癌的诱因。

直肠癌的诱发因素

目前直肠癌具体病因并不是非常清楚,可能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环境污染,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等。

1、社会因素和饮食习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条件、饮食结构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膳食是大肠癌的高发因素,啤酒中的某些成分也是直肠癌的诱发因素,此外,维生素摄入不足,由煎炸食品进食过多或烟熏食品进食过多,也是直肠癌发生的因素。

2、遗传因素:有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发生直肠癌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一般来说,一级家属患直肠癌的人,比普通人群发病风险高两倍以上,直肠癌与非癌性因素也是相关的。

比如多数直肠癌都是从直肠息肉演变来的,直肠息肉始发于直肠粘膜内层,经过多年演变,在外界和饮食刺激下,基因发生突变,继而发生直肠癌。

3、腺瘤癌变:腺瘤癌变是造成直肠癌的诱因之一,腺瘤的种类较多,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为管状腺瘤,而管状腺瘤还存在着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出现连续患病,则存在癌前病变的几率,通常是发病时间在20岁前后,因此这类患者需多加注意。

4、遗传因素:多数患有直肠癌的患者,家族中都患有癌症的历史,多数都为消化道肿瘤,由于人体内的遗传基因改变和激发因素的出现,会导致组织细胞快速分解生长,从而造成遗传性的恶性细胞主要表现为癌症,因此患病的家族中,下一代患有癌症的几率会逐渐增加。

03

为什么结直肠癌发现即晚期?出现“叁多、两痛”要警惕,望知晓

结直肠癌一发现就是晚期,通常是误诊,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原因导致的,并不是所有的肠癌一发现就是晚期,如果发现肠癌已经到了晚期,通常是由于大肠癌的症状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患者没有在意这些症状。

或者误认为是痔疮或者慢性结肠炎,所以没有及时去医院就诊,等到感觉越来越严重时,才去医院做检查,这时肠癌就可能已经到了晚期,结直肠癌是发生于结肠上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精神压力有关。

早期结肠癌大多数无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水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平常如果出现便血,大便形状改变,大便习惯改变或者出现腹痛腹部不适,有时还可以摸到腹部包块等症状时,需尽早去医院接受检查以排除肠癌的可能。

04

出现“叁多、两痛”要警惕

叁多

1、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异常频繁且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者大便发生了细条状、扁条状等改变。

2、放屁次数增多:如果最近放屁异常频繁,并且伴随刺鼻的臭味,就需警惕。

3、便血次数增多:肠癌和痔疮导致的鲜红血液不同,肠癌以粘性血液大便,大便一侧带血为主,而且还会出现大便发黑的情况。

两痛

1、腹部疼痛:如果肿瘤引发肠道梗阻,就会有腹痛、腹胀等症状,疼痛部位往往在中下腹,腹痛会越来越明显,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

2、肛门处疼痛:如果肿瘤的位置靠近肠道末端,会导致肛门坠胀、疼痛,同时还伴随大便习惯改变、异常消瘦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