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癌症的检查(体检查癌症有哪些项目)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查癌症的检查,以及体检查癌症有哪些项目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9种常见癌症早筛方法,您了解吗?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

癌症早筛

选对项目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筛查,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常见癌症都有敏感的检测手段。

肺癌——

低剂量CT

传统肺部病变筛查手段里,最常见的是X线检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胸片检查。但是,胸部X线片对肺癌的敏感性较低,而且只有当结节大于1厘米时才能被发现,加上难以判断性质,所以需要进一步做相关检查。用CT检测肺癌,分辨率高,肿瘤达到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

因此,建议50岁以上人群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线片换成低剂量CT。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也建议,肺癌高危人群,要进行低剂量CT筛查。

胃癌——

胃镜+活检

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的患病风险比女性高6~8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然而,我国早期胃癌占比较低,不足20%,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进展期胃癌。胃镜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可发现消化道溃疡、炎症、肿瘤,可明确消化道出血位置,及早发现消化道癌前病变等。

一般而言,出现萎缩性胃炎、胃肿瘤、胃溃疡的人群建议做胃镜及活检,以期胃癌早防、早治。

结直肠癌——

电子结肠镜

90%的肠癌是由息肉发展而来的,从息肉发展成癌症又需要10年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早期及时发现息肉,对其进行切除,后续复查就能有效避免肠癌的发生。所以,呼吁大家从40岁后开始做肠镜检查。55岁是肠癌的高发年龄,建议大家重视起肠镜这个筛查手段。

食管癌——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通过电子镜头或内窥镜对消化器官黏膜进行直接检查。通过内镜检查食管癌时,可直观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扩散情况、表面形状、病灶数量、颜色、浸润深度等。内镜检查还可以直接获取细胞组织,并对细胞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利于病情的诊断。

对于无特殊情况的以下人群,建议每叁年定期检查一次: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地区;长期饮食习惯不好,抽烟、喝酒或喜欢吃腌制食品等;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人群。

肝癌——

甲胎蛋白+肝脏B超

查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B超”联合检查。甲胎蛋白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通过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该指标出生一年后维持低水平,只有患肝病时才会升高,是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指标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会有一定漏诊率,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也就是说单纯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肝脏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需要定期做以上两项肝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食用黄曲霉素超标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乳腺癌——

乳腺B超、钼靶检查

乳腺B超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的特点。它可以准确分辨乳腺肿块的囊性和实性,能发现5毫米以上的结节或者肿块,可以应用于腋下淋巴结和乳腺引流区淋巴结的探查。超声是一种无辐射、无痛苦的乳腺癌筛查方法,适用于不适合进行X线检查的女性(如妊娠女性等)。超声检查在致密型乳腺女性中有更高的病变检出率,能更加全面地观察整个乳腺,降低乳腺癌的漏诊率。

针对乳腺癌的X线检查,又称钼钯检查,推荐35岁以上、乳房较大的女性重视钼靶检查。这类女性的乳腺组织相对疏松,钼靶检查成像的效果较好。该检查对微小钙化的识别率达到95%以上,可以检出85%~90%的乳腺癌以及发现部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

这两项检查在乳腺筛查时应该如何选择呢?每一种检查手段都有它的优势和局限性。东方女性乳房较小、乳腺细密,应以彩超为主、钼靶为辅。女性可以每年都用彩色超声检查,40岁以后再加上钼靶检查。彩色超声和钼靶X线片都没发现问题的,可两叁年后再用钼靶检查一次。

另外,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也会患乳腺癌,只是非常罕见而已。男性一旦患上乳腺癌,病情往往会比女性严重,存活率也比女性要低。男性乳腺癌在筛查手段上与女性患者类似,以超声和钼靶为主,必要时可行定位穿刺活检。

宫颈癌——

HPV+TCT

宫颈癌是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且能通过早筛、早治而消除的癌症。宫颈癌是感染乳头瘤病毒(HPV)所致,这意味着针对病因进行宫颈癌的早期防治更加有效。目前国际公认最安全的宫颈癌筛查手段是采取细胞学检测(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学检测联合筛查的方式。业界也是将HPV+TCT两者联合筛查作为精准筛查或者二级防控宫颈癌的最好方式。

下列人群应该进行宫颈癌筛查:性生活不洁,并且曾经感染性病者;性生活低龄者;过早分娩或者多次分娩者;有过宫颈病变或其他妇科疾病的患者。另外,如果女性近期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异常,也要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卵巢癌——

CA125+盆腔超声

CA125也是一种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浓度测定是应用在卵巢癌早期筛查中最为广泛的生化方法。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癌症防治刻不容缓。大约50%的早期卵巢癌患者和80%以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值会升高,浓度升高的程度与肿瘤负荷和分期相关。

盆腔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盆腔器官及病变,超声医生根据所测卵巢的大小、形态、血流和血管分布可早期发现卵巢病变。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对评价卵巢病变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但是超声不能明确鉴别卵巢癌与普通卵巢疾病(卵巢良性肿物、内异症)。目前临床主要综合应用以上两种方式早期筛查卵巢癌。

对于卵巢癌的筛查,目前没有像乳腺癌、宫颈癌一样统一的筛查策略。患者需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后,再决定是否筛查,以及如何筛查。

前列腺癌——

PSA

宫颈癌和卵巢癌是女性特有的肿瘤类型,同样,男性也有特有的癌症,这就是前列腺癌。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该项目也是通过验血进行检查。因为PSA价钱低廉,经过系统鉴别排除假阳性之后,PSA就成为早期筛查前列腺癌最方便、最敏感、最特异的方法。

以上癌症筛查方法是我国近些年应用较广泛的筛查方法,容易鉴别癌症类型。希望大家在体检时,能针对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不给生命留下遗憾,安享美好、健康人生。

作者: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杜鹏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副主任医师 汤小虎

来源 健康中国 | 作者 杜鹏 汤小虎

编辑 曾佳佳

流程编辑 马晓双

常规体检能查出癌症吗?收藏,癌症的真正筛查方法

  人们已经意识到癌症的危害,无论是哪种癌症,患者都会陷入恐慌。癌症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症状就会凸显出来,所以定期筛查必不可少。很多人每年例行体检,却突然被查出癌症,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常规体检查不出癌症?

  一般体检项目包括尿常规、大便检查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胸透等,其目的是筛查常见病、多发病,如贫血、肝肾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而常规体检没有针对性,缺乏筛查肿瘤的功能,无法查出癌症。

  常见的癌症筛查方法有哪些?

  1.肺癌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肺癌筛查新方法是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早期发现微小病灶,准确率远高于胸片。

  2.胃癌

  年龄40岁、生活在胃癌高发区、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高盐饮食者、患有慢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胃息肉等,都是胃癌的高危人群。筛查方式为胃镜检查,必要时需要病理活检确诊。

  3.食管癌

  早期食管癌5年治愈率可达90%以上,定期筛查必不可少。45岁以上,不管有没有不良习惯,都要定期做食管镜检查。

  4.乳腺癌

  乳腺钼靶检查剂量低,副作用小,对乳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强,所以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高。45岁以上的女性应该定期做乳腺钼靶检查。女性要定期乳房自查,观察乳房大小和皮肤,触摸乳房看是否有肿块、溢液等。

  5.大肠癌

  家族中有肠癌病例、家族性肠息肉、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肥胖、便秘患者,必要时应定期做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6.宫颈癌

  所有发生性行为的女性都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TCT和人乳头瘤病毒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癌细胞。

  7.肝癌

  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肝硬化和有肝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去医院做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彩超检查。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或者其他需要帮助的,可以私信留言,会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声明:文中所用的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和文献,仅作医学知识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