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骨转移的中医治疗,以及癌症骨转移还能活多久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肺癌骨转移,疼痛厉害,用什么治疗最有效?
2017年3月的一个晚上,46岁的曹先生在驾车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对向一辆失控的货车偏离行驶方向,直直地撞向曹先生的车头左侧。
虽然气囊及时弹开,救了曹先生一命,但车祸还是撞断了他左侧的两根肋骨,差点儿脾脏破裂。
被120紧急拉到医院,做了手术复位之后,每隔一个月,曹先生都要去医院复查一次片子,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
就在第一次复查拍片子的时候,他的肺部,突然被发现有一块阴影。
医生开始会诊,经过几番交流与确认,CT片上那个4.3cm的阴影,被诊断为肺癌。
医生建议马上手术。
4月底,曹先生做了肺部开胸手术,为了杀灭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的肉眼看不见的肿瘤细胞,6月初,选择了化疗。
关于化疗,这里需要补充一句——多数肿瘤在被发现时已经是全身性疾病,在接受治疗前,已经存在潜在的转移灶,依西医的理论,化疗即是全身治疗,能够杀死或控制原发肿瘤病灶,抑制转移。
可曹先生所寄予厚望的化疗最终捉襟见肘,没能抑制住转移。
在第五次化疗后,在前期手术部位的四周,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结节,医生建议进行放疗——跟化疗的全身治疗相比,放疗属于局部治疗手段——在放疗23次后,曹先生出现了骨转移——右侧肋骨的转移,不仅转移部位疼痛难忍,连呼吸都跟着痛,用手擦着因痛而起的淋漓大汗,曹先生整夜整夜无法入睡。
痛不欲生的曹先生开始质疑这种治疗方式,他对这种不但看不到效果反而越治越严重的情形非常不满,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他和医生大吵了一架。
吵架只是情绪的宣泄,但是治疗还是要继续,无奈之下,曹先生在用双磷酸盐注射静脉以暂时保护和修复骨破坏处并止痛的同时,他和他的家人,开始主动四处寻求中医治疗。
2017年7月,患者曹先生联系到了我。出现在视频里的曹先生被肺癌和骨转移的疼痛折磨得异常苍老,46岁的年纪,看上去完全是五六十岁的模样,头发全白、皱纹密布,频繁爆发的咳嗽,让他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我察看了他的面色、舌相,加上一番询问之后,辨证为肺肾两亏,瘀堵阻络。立法以益气养精、通络解毒为指向。
方药:在自拟方生黄芪、北沙参、白术、黄精、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地龙、蜈蚣、透骨草、鸡血藤、七叶一枝花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曹先生的骨转移症状,在遣方用药上,我重点增加了骨碎补、杜仲、菟丝子等中药,每日1剂,水煎服。
骨碎补, 顾名思义,能够补肾强骨;杜仲,入肾经,补肝肾,强筋骨,而菟丝子,同样入肾经,有补肾益精之功——依中医理论,肾主骨,肾有充养骨骼之用,所以,若要治骨,必先行补肾。
说到这里,我抑制不住地想重申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中药同样是打击精准的靶向药。
怎么讲?
在临床用药中,我们会经常听“引经药”之说,也就是说,某些中药,对机体的某些部位,会选择性地发挥作用,因而能对这些病变的部位,蓄积力量并集中释放,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中药的归经,这正是靶向药物的特点。
所以,不要误以为只有西医才有靶向药,不要被一个听上去高端的概念给迷了眼、弄昏了脑袋。
接下去继续讲这个病桉。
经过叁个月的中药调理,曹先生体力明显好转,也有了精神,骨转移的疼痛终于缓解了下来,除了偶尔有疼痛,其他时间都像个正常人一样,晚上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
这期间,叁年前和曹先生同住一个病房的病友,几乎都凄惨离世,独剩下他一个,听得这一消息,曹先生一阵唏嘘与后怕。
2020年9月,曹先生再次复诊,CT结果显示,在手术部位四周出现的众多结节,已大部分消失,主病灶肺部的阴影部位,也在进一步好转中。
在文章的最后,给那些正在进行化疗的患者朋友一个建议:
在放化疗阶段,建议您及时让中医药介入,配合中医药的治疗,如此以来,你会收获这样两个好处:
一、提昇您的体质,提振您的阳气,将化疗造成的副作用悉数清除掉。
二、开始适量增加抗肿瘤药物的分量,以保住化疗取得的成果,预防肿瘤复发。
【提醒】由于患者的病情、体质的差异,疗效的长短会因人而异,请患者及其家属理性看待。
误诊脂肪瘤,确诊1月去世,医生无奈:转移癌别大意,即使几率低
“你这脂肪瘤,好像不太一样啊。”医生看着高女士肩膀后边凸起的疙瘩,眉头紧锁的说着,“长了多久了?”
“大概两个月前,我发现这个地方凸起一个肿物,摸起来没什么感觉,去诊所里说是脂肪瘤,开了点外用药。
“抹了一段时间也没作用,最近这些日子有些痒,时不时还发疼,就想着来医院切了算了。”高女士这时发觉医生语气不对,感到了一丝心虚。
“先切了吧,做个病理化验。”医生看着这个突起的饱满结节,心想脂肪瘤应该不会痒呀。
两天之后,医生拿着高女士的病理化验单,急匆匆的跑去病房,“快做个免疫组化!病理结果显示有少量异型细胞。”
高女士此时更心慌了,她知道免疫组化是定位癌细胞的。
与此同时,医生问高女士有没有出现别的不适症状。高女士说,最近一两个月来一直有腹胀、腹痛。不过以为是老胃病犯了,也没放在心上。
医生无奈的点了点头,随即又给高女士安排了个腹部CT。
CT的结果印证了医生的想法,胰腺癌,考虑转移癌。
随着免疫组化的结果以及其他部位的CT报告更新,原发病灶找到了。问题出在肺部。医生不得不遗憾地告知汪女士:29岁的汪女士患上的是肺小细胞癌!
突如其来的结果让一家人都惊呆了。“我都没怎么咳嗽,怎么可能患上肺癌?”尤其是高女士,错愕的期望是医生误诊了。“”
医生解释道,高女士患的小细胞癌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癌,侵袭转移程度很高,而且前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这种病发现时基本已经是扩散到其他部位了,而且十分难治疗。高女士就是癌细胞已经扩散到皮肤上了。在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化疗治疗,高女士还是没逃出病魔的魔爪,不幸去世。
老话说,癌症不可怕,可怕是转移。很多病人因癌去世,罪魁祸首都是癌向身体其他部位转移。
什么是转移癌?和重复癌有什么关系吗?提起转移癌,很多人会和重复癌搞溷,其实两者有很大区别。
首先,转移癌是指癌细胞通过侵入血管、淋巴管等部位,被带到其他器官或组织,在别处形成与原发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比如高女士,肺部为原发病灶,癌细胞通过淋巴或者血管转移到了皮肤。
而重复癌是患者体内两个或者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独立的毫无关联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比如说有的患者同时患上了肺癌和食道癌。
相对来说,转移癌常见,但这并不值得高兴,毕竟癌转移通常是治疗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
所谓癌转移也并不完全一样,大致可以分为叁种。
其一:局部淋巴结转移
这种转移指的是癌细胞通过侵入原发病灶附近的淋巴管,转移到病灶周围的淋巴结。
譬如乳腺癌转移到周围的腋窝淋巴结、甲状腺癌转移到脖子上的淋巴结、结肠癌转移到肠系膜上的淋巴结、食道癌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
这种转移相对来说病症较轻。尤其是对于局部的淋巴结转移,算是癌症到了中期病变,不算晚期。这种转移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清扫病灶周围的淋巴结,辅以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效果理想的患者是可以康复,长期生存的。
其二:单发的远处器官转移
如果是出现癌细胞远处转移,是患者病情发展到了第四期阶段。像上文所说,假设一个肠癌患者的癌细胞通过血管或者淋巴管只转移到了肝部。这时理想情况下可以通过完全切除手术,或者通过放化疗后缩小病灶再进行切除手术。手术之后再辅以靶向治疗,是有机会康复,获得长期生存的。
其叁:多器官多部位转移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多器官多部位转移是最差的结果。
癌细胞通过全身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多处器官或者组织,例如大脑、肝脏、骨头等。对于这些患者,只能尽可能的延长寿命。因为癌细胞已经全身都是,处于“野火烧不尽”的阶段。大部分这个阶段的患者,基本是没什么希望的。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患者,通过积极的放、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从而达到“带癌存活”的目的。不排除也有极少数的患者,通过治疗得到临床治愈,不过桉例十分少。
目前,对于多器官多部位癌症转移的患者,如何更多的延长寿命或者治愈是世界性的难题。
一个很小的癌症病灶,每天就能往血液里释放百万个肿瘤细胞,这些细胞绝大多数会在血液里崩解,但只要一两个肿瘤细胞转运成功,就有可能引发新病灶的出现。即使刚治疗好一个病灶,又在别的器官发现新病灶,如此往复。很多病人也会因为不堪折磨,出现抑郁、自杀的情况。
不过,癌细胞虽说能够往全身进行扩散,但是有几个部位是它们“钟爱的”。
癌症转移?这七大部位易受累1、肺转移
据不完全统计,不论是和肺部相近的乳腺、食道、胃、肝,还是距离较远的结肠、卵巢等部位,一旦其上面的癌症发生转移,肺部都可能“在劫难逃”。不过对于单发的肺部转移,目前合理治疗也是有康复的机会的。
目前应用于这种癌症,最有效的方式是手术治疗。相关报道指出,对于肿瘤较小、结节少、年龄低于53岁、单侧病变等转移性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切除效果更佳。
2、肝转移
由于血流丰富,对于癌细胞来说,肝脏是理想“栖息处”。
和其他器官不同的是,肝脏有两条供血系统,肝动脉和门静脉,每分钟血流高达1500毫升。对于很多腹腔脏器的肿瘤,肝脏往往是转移的首选部位。对于很多结直肠癌患者,如果发现较晚或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发生肝转移的几率达到50%以上。
肝脏亦是营养代谢的重要器官,肠道吸收的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等许多营养物质会随着血管进入到肝脏内。癌细胞也会通过汲取这些营养物质来“壮大自己”。
对于单发的肝转移患者,同样手术治疗是最理想的治疗方式。例如结直肠癌的肝转移,如果能通过手术成功切除,预后效果是很好的。
3、脑转移
作为人类的中枢器官,大脑无疑是人的司令塔。据报道显示,将近20%的癌症患者最终会发生脑转移,尤其是肺癌患者,一半左右都会发生脑转移。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原发癌症治疗效果非常好;病发几年后才出现脑转移。
往往通过头疼、视力下降、语言障碍、四肢乏力、走路不稳等症状展现,大多是因为癌细胞压迫脑部神经造成的。对于脑转移癌的患者,如果能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对于该类患者,及时控制原发病灶是最重要的。
4、骨转移
骨转移也是癌转移的多发部位。报道显示,五个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个是骨转移且为多发性骨转移。常见的有肝癌、肾癌、甲状腺癌等转移造成骨转移癌。
对于这类患者,意味着预后相对不好,身体和心理都会遭受较大折磨。如果存在病理性骨折、癌症压迫嵴髓、神经等,需要进行手术来清除病灶。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会采用放疗的方式来抑制骨转移。
5、淋巴结转移
同上文所说,淋巴结转移属于相对来说预后最好的情况。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也是相对幸运一点的。保持积极的心态,通过一系列治疗,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性很大。
6、浆膜腔转移
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腹水、肺积水等。常见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等。对于这种患者来说,尽量利用中西医治疗手段来延长生命。
7、皮肤转移
相比于以上几种转移方式,皮肤转移相对较少,也比较容易被忽视。乳腺癌、肺癌(以高女士为例)、食道癌等通常会选择皮肤作为癌细胞转移部位。多表现为皮肤凸起硬结、皮肤溃烂等。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癌转移致死率高达90%以上,是最可怕最凶险的疾病。那么如何预防癌转移是保证我们健康的重要举措。
正确预防和积极面对癌转移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显然是不现实的,并不是说哪个部位异常就一定是这个部位出现了问题,不要忽视转移癌的存在哦,尤其是以上七个部位出现问题,一定要多长个心眼~
当然,治疗癌症的最佳手段就是及时排查,定时体检是最方便、最高效的手段。许多癌症早期的患者,通过体检及时发现病灶,从根源上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对于癌症中晚期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各种新药物的问世,都让癌症患者获得更多治愈的可能性。
那么,屏幕前的你学到了吗?
参考文献
1.刘泉开.肺癌怎么会转移至大脑[N].家庭医生报,2021-11-15(004)
2.衣晓峰,刘锐.重复癌≠转移癌[N].健康时报,2010-06-1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