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药治疗癌症的配方,以及中药治疗癌症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中医又立功?中药抗癌新药获批上市,中药究竟能不能治疗癌症?
中药治疗癌症,究竟是不是安慰剂?
近日,药监局批准了一款中药创新药淫羊藿素软胶囊上市,可用于治疗不适合或患者拒绝接受标准治疗,且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而淫羊藿正是中医常用的一款中药,这件事引起了热议。
中药被批上市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它的适应症。有人认为中药效果甚微,就是专门给没救的癌症患者安慰剂,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甚至能拯救西医放弃的癌症患者。究竟谁对谁错呢?小艾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为了妻子自学中医,没想到最后救了自己台湾的王炳霖年轻时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唯一值得称道的大概就是和妻子的深情,在当地人人称羡,可是在这份深情却晚年退休后遭遇了阻碍。随着年龄增长,王太太患上了心肌梗塞,眼部疾病也带走了她8成的视力,日常生活几乎难以自理,事事都要辛苦丈夫,这让她内心很不好受。
对此王炳霖却毫无怨言,退休后就带着妻子四处求医,花了6年时间,夫妻两人去了8家有名的医院,接诊的大夫超过12位,可是治疗始终没有效果。
心灰意冷的王太太打算接受自己的命运,可是年迈的王炳霖却生出一股勇气,想要在71岁高龄自学中医,为妻子寻找求生之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炳霖最终真的在中医上有所成就,用自己的学识减缓了妻子的病情,然而人生就像是一个玩笑。
2012年,沉浸在挽救妻子的喜悦中的王炳霖,却在医院被检测出了肝癌。对这个结果,王炳霖深受打击,内心并不相信,于是去了第二家医院,谁知这次不仅被宣告癌症,医生还说他活不过3月。
面对生命威胁,王炳霖就像当初挽救妻子一样,在短暂的害怕后反而变得无所畏惧,于是他走上了自救之路,自己看病、自己开药,就这样神奇地打破了活不过3月的宿命。
王炳霖不仅控制住了自己的病情,还坚持在中医路上继续深造。2015年,王炳霖在80岁的人生节点上,获得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博士学位。
虽然不知道王炳霖具体使用了什么样的治疗方式、具体维持了多少时间,起码可以看到中医中药对他的癌症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二、中药是癌症的治病良方,还是一无是处的安慰剂?关于中药抗癌的话题,人们一直都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中药是抗癌的良方,也有的人说中药只是一种安慰剂,究竟哪一种说法更接近真相?
安慰剂指的是可以让病情好转,但是对任何疾病都没有针对性、特异性的药物或方法,也就是没有实际有效成分的药物。
实际上,西医也会给癌症病人使用安慰剂。在癌症治疗中,有些患者会因负面情绪影响到躯体健康,一些医生采用生理盐水、维生素类药物当作安慰剂帮助患者减缓病情,增强他们对抗癌症的信心。
那么中医中药是否能够对癌症有治疗的作用呢?
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孙燕曾表示支持,中医治疗癌症高明之处在于扶正。
在抗癌治疗方面,中医和西医能够发挥互补作用,众所周知,西医采用的药物、放化疗、手术等虽然对肿瘤很有效,但是对人体的伤害也很大,尤其是药物在人体内“无差别攻击”,毒副作用会让患者备受伤害,而中医则可以减轻毒副作用的影响、提高患者免疫力、对放化疗起到增效作用等等,搭配得当,可以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寿命大幅度提昇。
叁、中药可帮助治癌,但是有些中药也可能有致癌隐患不过俗话说,是药叁分毒,有的中药里的毒性可不止叁分,吃错药不仅不能抗癌,反而会致癌,严重时危及性命也并非少见。
1、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
世界卫生组织将所有马兜铃酸类物质,包括马兜铃酸、含有马兜铃酸的化合物及植物,均列为Ⅰ类致癌物。2001年,中药安全评价实验室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对很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龙胆泻肝丸等进行安全性研究。研究结果导向为,禁用、限用所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国家药典》2005年修订时将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禁用。
2、雄黄
雄黄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用来驱赶蛇虫鼠蚁的必用法宝,但其实它也是一味中药,可以做解毒剂和杀虫药。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表示,雄黄以外用为主,临床上现在已经用得比较少。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而砷是砒霜的原料,由此可见其毒性之剧。雄黄即使少量服用也有可能损害肝肾,对大脑中枢神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毒药用对可救人,良药用错亦可杀人,中医在华夏大地上传承千年,是先代前贤不断地研究才将其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因此国人对于中医大都保持支持态度,不过正因为文化精深才很难掌握,所以中医治疗一定要以医嘱为先,规范用药。
参考资料:
[1]《医生该不该用安慰剂》.生命时报.2020-08-21
[2]《【话肿瘤】抗癌中药多多益善,非也!》.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2019-06-14
[3]《中医大咖话肿瘤:带瘤生存也能活得好》.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17-09-2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仅靠吃中药,能不能根治癌症?用中草药治疗癌症可能“弊大于利”
确诊癌症后,你会轻易放弃吗?相信很多人都不甘心向命运低头。在尝试过各种西医方法后,经历过一次又一次复发后,有部分患者把目光转向了中医,吃中药能不能治好自己的病?中医里面不是有很多“偏方”吗?自己要不要尝试一下?
这些问题萦绕在患者心中,虽然不知道最后结果怎么样,但是很多人愿意去尝试,哪怕只有10%的可能性。
仅靠吃中药,能不能根治癌症?众所周知目前有两种方式,西医和中医,其中中医是主流,也是大部分癌症患者的选择,能用手术、药物解决的,一般不会用中医,因为中医很难快速杀死癌细胞。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医学界也逐渐找到了平衡,将中西医结合在一起,往往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可是,单独用中医治疗,肿瘤会消失吗?答桉是很难。咱们不吹不黑,理性分析。
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每个癌症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很考验医生的功力,不仅要精通中医,还要对肿瘤有专业了解,但是中医存在很多局限,从长远角度来看,它不能独挑大梁。
中医肿瘤专家刘伟胜认为,中医想缓解肿瘤患者的病情,不能和西医分开,要学习西医模式,如果中药不能直接作用于肿瘤,那么将很难达到治愈效果。而西医就不一样了,它更直接乾脆,可以直接杀死癌细胞、抑制它的生长。
中草药中含有抗癌成分,不代表它能治疗癌症不断有中草药被发现其中的成分能杀死癌细胞,这让很多患者激动起来,可是,仔细阅读相关研究你会发现,它们大多还停留在实验阶段,没有在人体上进行运用,更不用说临床治疗了。
但这不是说中医毫无用武之地了,一条腿难以向前走,两条腿才能走得平稳,中医就像那另一条腿,帮助西医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中医+化疗,可减轻患者身上出现的毒副作用,改善脱发、食欲下降、脾胃功能弱、气血虚弱等情况。
中医+放疗,可改善患者燥热上火、情绪烦闷、失眠、血瘀等情况。
中医+手术,在患者接受手术后,身上有伤口,流了很多血,这个时候用中医进行调理,服用益气养阴的汤药,帮助患者恢复元气。
中医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关键在于提高免疫力不管是缓解肠胃不适、失眠、情绪不良,还是提昇各个器官的功能,中医的宗旨都是尽快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只有器官功能增强了,有胃口,能吃能睡精神好了,才有希望在这场抗癌战中获胜。若免疫力不足,癌细胞不能被遏制,残存的癌细胞有可能卷土重来。
可是,欧洲医学界却发出警告,称中草药治疗癌症可能“弊大于利”,这又是咋回事?
葡萄牙一家癌症中心的医生Maria Joao Cardoso表示,若患者正在治疗,且同时服用了中草药,应及时告诉医生,因为这些中草药成分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阻碍身体恢复,甚至会干扰化疗。
而且很多患者被虚假的宣传误导,认为中草药无所不能,殊不知中草药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在治疗一个疾病的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而患者对这些情况不了解,实在令人担忧。更何况,有的中草药能治疗癌症的说法无从考证,没有依据,患者不应该乱吃。
中医药抗癌,3个误区不可不知,别被骗了→治疗肿瘤就是要以毒攻毒
有的患者认为中药有毒性正好,可以抑制癌细胞的“毒性”,所以看到那些用了有毒中草药的“偏方”时,反而会觉得真的有用。
再次提醒,有毒的中药不能乱吃,会损伤肝肾和脾胃,使患者身体更加虚弱,给癌细胞钻空子。
→添加名贵中药才有效果
有的患者舍不得吃喝,把钱省下来去购买名贵的中药来进补,认为能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好。名贵不代表有效,大家要理性对待,乱吃药可能会虚不受补,让内部环境阴阳失衡,抑制癌细胞的能力更弱。
→病急乱投医,什么偏方都去尝试
这种情况最常见,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患者容易相信“土医生”的话,哪怕自己也产生怀疑,但最后还是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尝试。再一个就是熟人推荐、老乡推荐,这些多半是假的,就算某个人吃了有所缓解,也不代表每一个人都适用。
这样看来,若是对中医抗癌没有正确的认识,轻易走进误区,不肯接受规范治疗,的确会让坏处大于好处。可能有人会问,为啥身边某某人吃中药好转了?
这类患者可能已经接受过西医治疗,体内已经没有癌细胞,这个时候吃中药相当于锦上添花,能够预防复发。也有可能是肿瘤本身不大,生长缓慢,服用中药后肿瘤渐渐缩小了。
还有一种可能,有的患者不愿意化疗,选择了中医治疗,肿瘤没有消失,但是能够“带瘤生存”,所在大家看来也是慢慢好转了。
中医大有可为,但是需要和西医手段相结合,中草药很厉害,但是需要更多的人体试验数据,目前不能夸大它的治疗效果,更不可迷信偏方,只有尽快让肿瘤缩小或消失,提高免疫力,患者才能获得更多的生存希望。
参考资料:
[1]治疗癌症,中医能做什么·健康报.2015-04-15
[2]中医到底能否治癌症?广东名中医肿瘤专家刘伟胜跟你说实话·健康参考HD.2020-05-08
[3]中医药抗癌,专家帮你破除病友群里的4大误区·健康报.2018-09-11
[4]欧洲医学界集体发出警告:中草药对癌症治疗可能“弊大于利”0·健康界国际.201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