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转移到骨髓会怎样(癌症终末期为什么不痛)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转移到骨髓会怎样,以及癌症终末期为什么不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深入骨髓的癌痛 用深入“骨髓”的方法镇痛

女性顺产的疼痛是9-10级,严重烧伤患者的疼痛也是9-10级,除了这两种剧痛外,晚期癌症患者转移癌以及放化疗副伤害带来的剧痛,也是深入骨髓的9-10级疼痛。

“受医疗技术限制,肿瘤患者可以因为肿瘤本身而亡故,但不能因为疼痛的原因而死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专家冯霞教授和她率领的疼痛多学科团队,近期在两名晚期癌症患者身上启用了全新镇痛泵,将阿片、吗啡类镇痛药物直接输送到“骨髓”里,用极低的药品剂量就收到了极好的镇痛效果。避免了大剂量使用阿片、吗啡类药物带来的排便不畅甚至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晚期癌症,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那种爆发性的剧痛,有患者一天要用两叁千元的镇痛药物。

晚期癌症镇痛 最高时需要每天数千元镇痛药费

日前,一块写着“德医双馨”的感谢牌匾被送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冯霞教授的手上,赠送该牌匾的正是一名刚刚接受完鞘内镇痛泵植入术的胰腺癌患者车先生。

解决了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剧痛,就给患者带去了生存质量和尊严。

车先生自确诊胰腺癌后,常常被剧烈的疼痛折磨着,尽管使用了多种镇痛药和止痛方法,仍然痛得直不起腰。在中山一院疼痛MDT团队的帮助下,车先生进行了鞘内镇痛泵植入术,终于摆脱了癌痛困扰,能挺直腰板走路了。

“医生,救救我,我痛得不行了……”冯霞回忆初见车先生时的情景,他弓着身子苦苦哀求道。病恹恹地希望医生能尽快找到一种解决癌痛的良方,让他能摆脱那种痛入骨髓的10级剧痛。冯霞对车先生的情况进行了仔细评估后,推荐其进行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术。在车先生和家属充分了解此项技术并愿意接受治疗的情况下,冯霞教授带领疼痛治疗团队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讨论和精心的术前准备。

绝大多数晚期癌症的患者,因为肿瘤转移或放化疗后的副反应,往往会陷入顽固性癌痛的折磨当中。那种疼痛等级可以轻易突破九、十级的大关。“不少患者来找我时会说,如果不痛,患了这个病,我每多活一天就是赚一天;但如果不能镇痛,那每多活一天,都是生不如死的一天。”

现实中,个别晚期癌症患者会宁愿选择轻身,正是因为剧痛使得他(她)们还无生存质量可言。

为了镇痛,以前的顽固性癌痛患者会选择口服镇痛药物来应对。100毫克不行,就增长到300-400毫克,口服镇痛效果不好不说,往往还让患者成瘾,大便、小便不畅,甚至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导致患者的死亡。“口服镇痛药往往还需组合用药,许多患者一天的用药费用可能动辄几百,最高甚至达到两叁千元每天。”

1:300

将镇痛药滴注到“骨髓”里 极低剂量就能镇痛

而使用鞘内镇痛泵植入,由于镇痛药物直接被送达到了蛛网膜下腔,能够快速地通过神经中枢来进行疼痛抑制。则能极好地解决超大剂量口服药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镇痛泵给药1毫克,就相当于口服阿片、吗啡类药物300毫克,静脉注射100毫克。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给药是患者自身可以调节的。”

使用镇痛泵后,患者可以根据疼痛程度在医生的辅助下调控镇痛药物的使用。

车先生选择了接受这个手术,手术麻醉科冯霞教授、放射介入科向宏贤副教授团队共同进行,一个半小时后,医护人员顺利完成了该例鞘内镇痛泵植入术,车先生在术后立即感觉到疼痛明显缓解,腰也能直起来了。经过2天的吗啡剂量调整期,车先生每日仅需在椎管内注入0.1mg吗啡,就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其实,鞘内镇痛泵植入术的原理,就是通过埋藏在患者体内的输注泵,将泵内吗啡匀速持续注射到患者蛛网膜下腔,药物通过脑嵴液循环与嵴髓中的神经受体相结合,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是目前国内外镇痛领域的领先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给药方式,其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镇痛效能高、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对癌痛的恐惧感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冯霞教授表示,就在为车先生成功实施镇痛泵镇痛后不久。一名51岁的大肠癌晚期转移到肠系膜的患者又找到了冯霞团队。癌痛发作时的那种剧烈疼痛,让这名女患者一度佝偻下腰,不敢直立。可就在安装上止痛泵后,10级疼痛立即下降到了2级左右的轻微疼痛。“患者能扛住疼痛了,对肿瘤的后续治疗也更为配合了。”

将镇痛棒埋藏在皮下,随后可调控的、深入蛛网膜下腔内给药,能够起到镇痛效果。

呼吁:将镇痛相关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畴

冯霞等专家告诉南都记者,现阶段,这一进口的镇痛设备的单价依然较高。但总体上和口服镇痛药半年发生的费用相当。所以对于那些预期生命在半年以上的晚期癌症,又出现顽固性癌痛的患者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设备可以长期使用,可以补充镇痛药物,但目前单价仍然昂贵。在癌症发生率不断提昇的背景下,这个镇痛设备纳入医保可大大减轻患者负担。

据悉,现阶段深圳市已经将该设备、手术纳入到医保报销范畴,并提供80%的医保报销。疼痛专家们也正在呼吁医保基金相对宽裕,结余较多的城市,能够将该技术纳入医保结算范畴。“老龄化背景下,恶性肿瘤患者越来越多,在关注治疗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生存质量和尊严”,向宏贤表示。

采写 南都记者王道斌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通讯员供图

不手术、不化疗,87岁晚期肝癌患者拒绝抢救,选择带着尊严离世

善终也是一种福气!

春节集五福,大家都知道是和谐福、爱国福、敬业福、友善福、富强福,其实传统的五福完全不同,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最后一福就是善终。

一、肝癌晚期的故事:不手术不化疗,带着尊严离世

1、意外查出肝癌晚期,拒绝手术化疗

2017年,87岁的老杜突然出现无缘由的发烧,“老顽固”不愿意去医院在家里硬撑着,撑了几天后出现了昏迷症状。被120送往医院急救后,当天就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令人没想到的是,叁天的急诊室住完以后,老杜又恢复了往昔的精神,当天就嚷嚷着要出院。

当时老杜的病情已经是肝癌晚期,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0个月到一年左右,5年生存率只有12%左右,女儿自然不同意他出院。当时老杜的女儿和医生一起商量好不告诉老杜病情,女儿也一直以为老杜不知道自身情况,以调养身体为由让他在医院住了下来,同时进行了全身检查。

检查后医生要求他立即手术化疗,均被老杜强硬地拒绝了。他说自己能吃能跑,不论多小的手术都不做,一定要出院

2、打麻将、吃小吃,就是不想住院

事实上,老杜在第一次配药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但是他也没戳破家人对他隐瞒的“谎言”。在确诊的两年多时间里,老杜一共住院了叁次,第一次是在2017年末。当时他常用的利尿剂已经不起效了,身体还出现了胸闷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医生依旧要求让他住院。

老杜一听到住院还是一口回绝,但女儿一直连哄带骗地安抚他,他总算是在医院住下了。一个星期后,老杜的身体有所好转,再加上临近过年,他坚持要出院回家过年,谁也拦不住……

出院后,老杜过上了和往常一样的生活,打打麻将吃吃小吃,每天和他的麻友们分工合作,他带桌子麻友们带凳子,打完麻将后去街边吃一碗鸭血牛肉粉丝,他只觉得幸福的不行。

3、恶化,不抢救不插管,接受安宁疗护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2019年9月,老杜的病情一直在持续发展,肝腹水引起肚子胀大、脚肿得厉害,他几天都无法自主进食,身体还出现了难熬的全身疼痛,吃止痛药都起不到效果。在儿女的软磨硬泡下,老杜终于住进了医院。

本以为老杜此次住院就出不来了,没想到的是住院半个多月后,他的病情又恢复了些,老杜再次强烈要求出院。

出院后,女儿给他买了一碗豆腐脑,老杜一口气吃了大半,这是他难得有的好胃口。然而,病情的发展并没有停下脚步,老杜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10月11日,老杜住进了附近的安宁疗护医院,他始终坚持不开刀、不化疗,不插管,不抢救,只做药物治疗,儿女也尊重他的意愿。在安宁疗护医院,老杜平静地度过了他最后的时间,于10月22日离世……

老杜的故事,或许给了很多人思考。当家庭内存在终末期绝症患者时,很多家庭都面临两难的抉择——治或不治?是要倾尽全力抢救,还是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末期?

安宁疗护或许可以给大家答桉。近年来安宁疗护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线,但大部分人对此还是知之甚少,这到底是什么疗法?

二、安宁疗护:让终末期癌症患者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公里

世卫组织对于安宁疗护的定义为,为有生命为生命危险疾病的患者和家庭提供系统的方法,主要以提高生活治疗和面对危机能力为主。安宁疗护是由医疗健康照顾人员和志愿者为终末期的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精神以及社会支持等,让患者有尊严、舒适、平静地离世。


在让病人有尊严地离开的同时,也让家属减少遗憾,安宁疗护主要包括叁个方面的内容。

1、缓解症状

终末期的患者由于病情发展,身体上多会存在难以忍受的疼痛症状,安宁疗护可用医学的手段控制患者痛苦的症状,帮助其患者疼痛,让患者可以享受生活、舒适护理,体现生命的尊严。

2、提供心理辅导

在疗养过程中,专业人员会给患者提供精神关怀,协助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让患者对疾病不再惧怕,接受疾病并与自己和平相处。还可以协助患者寻求生命意义,令患者的心灵可以得到平静、安宁,正视自己可能死亡的事实。

3、为家属提供关怀与服务

安宁疗护不仅仅针对于患者自身,对于家属的心理关怀也同样重要,医护人员会给家属提供关怀、支持,协助家属度过面对死亡的过程,为家属丧葬期间的心理提供支持,并辅助家属进行丧葬事宜。

比起癌症终末期住在重症监护室里每天打着昂贵的药物和营养价值,每天花费上万元,安宁疗护的费用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贵。

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地区已经达到29个省区市,覆盖了全国93.54%的省级行政区。经过全国的基线调查显示,安宁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仅为39.37天,人均入院费用仅156.06元,相较于癌症治疗过程产生的费用,这个费用显得非常“平价”。

临床上,有不少终末期的绝症患者,因为病痛的折磨甚至想要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安乐死在我国尚未合法,为什么不将它合法化呢?

叁、癌症晚期太痛苦,能不能实行安乐死?

北京协和医院胡金艳认为,安乐死在我国合法化是合理的。安乐死可以给予一些饱受疼痛折磨、无法治愈的终末期绝症患者选择生死的权力,是给予患者最高级别的临终关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但是安乐死合法化目前还存在很大难点:

1、有悖生命权

生命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除国家法定机关经过法定程序并由法定人员执行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他人的生命。

2、可能被“故意杀人”利用

安乐死一旦合法化,很可能会成为某些人故意杀人的手段加以利用,无法让终末期绝症患者的生命得到安全保障。

3、可能会成为医生懈怠治疗的藉口

安乐死合法可能成为医疗过失、医生懈怠治疗甚至是滥用医疗权力规避的藉口,可能会导致医患之间的信任受到严重破坏。

4、有违社会传统理念

提前结束患者的生命,与我国传统的孝道、亲情理念之间有很大冲突。

家庭中一旦出现终末期绝症患者,会给整个家庭都带来巨大的创伤,到底是要尽可能地延续病人生命,还是让他安静地离去……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桉,你的答桉是什么呢?

参考资料:
[1]范思雨,冯芳茗,王修玉,孙梦晨,殷实.安宁疗护相关理论与实践探析[J].上海护理,2022,22(04):22-25.

[2]胡金艳.刍议安乐死在我国的合法化[J].中国卫生法制,2021,29(03)
:103-105.DOI:10.19752/j.cnki.1004-6607.2021.03.022.

[3]《安宁疗护:陪伴生命终末期的患者有尊严地谢幕》.中国青年报.2022.3.29

[4]《全国首度基线调查:安宁患者平均住院仅39.37天,人均住院费用仅156元》.上观新闻.2021.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