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部腺癌屬於什麽癌症或癌症轉移和擴散的區別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腸部腺癌屬於什麽癌症,以及癌症轉移和擴散的區別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內鏡發現消化道早癌,分型太多不知道怎麽判斷?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壹文總結!




撰文 | 楊傢龍


在內鏡檢查中,消化內科醫生經常會遇到不同類型的消化道癌變,但是由於消化道腫瘤性病變分型有巴黎分型、山田分型、PP分型、CP分型、JNET分型,很多時候讓人眼花繚亂,根本不清楚不同分型在什麽情況下用,用在哪種病變,各分型間有何區別?


為了方便大傢掌握這些知識,小編特意對此進行了總結。

巴黎分型


巴黎分型,是我們內鏡診斷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分型,牠主要適用於早期食管、胃、結腸直癌分型,根據部位的不同,巴黎分型的標準有所不同。


1、早期食管癌、胃癌內鏡下巴黎分型


巴黎分型是以描述病竈形態為主的分型方式,在早期食管癌、胃癌中分為3型:隆起型病變(0-I型),淺表性病變(0-II型)及凹陷型(0-III型),以上三種分型根據不同病竈具體形態又衍生出不同分型(表1)。


表1 早期食管癌、胃癌內鏡下巴黎分型(作者供圖)


為便於理解掌握巴黎分型,現將病變簡易示意圖和具體病變內鏡下形態如下圖1、圖2所示。


圖1 早期食管癌內鏡下分型(巴黎分型,2005年,作者供圖)


其中,需要註意的是在鱗狀上皮(食管早癌)的巴黎分型中0-I型與0-II a型病變的界限為隆起高度達到1.0 mm(與活檢鉗單個鉗片的厚度1.2 mm比較);


0-III型與0-II c型界限為凹陷深度達0.5 mm(與活檢鉗單個鉗厚度的壹半0.6 mm比較);


0-I型與0-II型的高度差界限,在柱狀上皮(胃)為2.5 mm,0-II型與0-III型的高度差界限為1.2 mm(圖2)。


圖2 巴黎分型病變內鏡下形態(作者供圖)


2、結直腸癌內鏡下巴黎分型


在結直腸癌的病變分型中,隆起型(0-I型)指病變明顯隆起於腸腔高度超過2.5 mm,此型根據病變基底及蒂部情況分為以下3種亞型:


①、有蒂型(0-Ip):病變基底有明顯的蒂與腸壁相連;


②、亞蒂型(0-Isp):病變基底有亞蒂與腸壁相連;


③、廣基型(0-Is):病變明顯隆起於黏膜麵,但病變基底無明顯蒂部結構,基底部直徑大於病變頭端的最大直徑。


隨著結直腸腫瘤診療技術的發展,僅以病變高度為標準的分類,很難為治療方案提供證據,所以在《中國早期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與診治共識2015版》中在原有高度為標準的分類基礎上加了腫瘤生長發育模式的新分類,即發育形態分型。


發育形態分型也就是內鏡分型,主要分成隆起型、淺表凹陷型和平坦型3種;其中平坦型病變根據病變特點又分為以下五型(表2)。


表2 結直腸癌發育形態分型(作者供圖)


為便於理解掌握結直腸腫瘤內鏡分型,現將病變簡易示意圖與具體病變內鏡下形態壹壹對應,如下圖3所示。


圖3 結直腸腫瘤圖示(作者供圖)


山田分型


山田分型主要是對內鏡下息肉的不同形態進行區分,山田分型將結腸息肉按其形態的不同分為四型(圖4):


I型:呈丘狀,隆起的起始部較平滑而無明確的界限;


II型:呈半球狀,隆起的起始部有明確的界限;


III型:蒂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亞蒂;


IV型:有蒂,隆起的起始部有明顯的蒂部。

圖4 山田式分型(作者供圖)



需要強調的是山田分類,主要是記載消化道息肉的隆起病變的分類方法,與良惡性的區別和組織學所見沒有關聯,隻是從形態學上進行分類。


Pit pattern分型(PP分型)


在大腸腺瘤性病變中使用放大內鏡結合色素噴灑可以觀察到病變腺管開口,依據腺管開口形態,可以較為準確的推斷病變性質及浸潤深度,從而決定病變的治療方式,臨床常用的腺管開口分型是日本工藤近英教授提出的Pit pattern分型(表3)。


表3 Pit pattern分型(作者供圖)


為進壹步加深對結直腸腫瘤PP分型的理解,現將分型簡易示意圖與具體病變內鏡下形態壹壹對應,如下圖5所示。


圖5 PP分型和內鏡下形態(作者供圖)


PP分型以治療為導向的分型,當息肉出現了Ⅰ、Ⅱ型改變的時候,通常僅需要觀察,如果懷疑是廣基(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SSA/P)時,可以做內鏡下治療;ⅢL、ⅢS和Ⅳ型都是內鏡下治療的適應證,ⅤI需要精查內鏡及病理的進壹步判斷,ⅤN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血管分型(CP分型)


微血管在正常腸腺腺體、腺瘤腺體、腺癌腺體區域之間存在形態和分布上的差異,放大內鏡結合窄帶光模式下可以清晰顯示微血管結構及之間的差異,基於微血管形態差異可以幫助鑒別大腸腫瘤性和非腫瘤性病變及預測腫瘤浸潤深度,依據病變這壹特點形成了以血管形態差異為主體的微血管分型,使用較為廣泛的是日本內鏡醫師佐野寧教授的CP分型。


該分型將微血管分為3種類型(表4):


表4 血管分型(CP分型,作者供圖)


為提高對結直腸病變CP分型的認識,現將分型簡易示意圖與具體病變內鏡下形態壹壹對應,如下圖6所示。


圖6 CP分型和內鏡下形態(作者供圖)


JNET分類


PP分型是以描述大腸腫瘤性病變腺管形態為主的分型,CP分型是以描述大腸腫瘤性病變微血管形態為主的分型,為提高對這壹類病變的認知,需要壹種更為簡易、精準且便於推廣的分類模式,日本國內近幾年在推廣使用壹個統壹基於微血管形態和微表面結構的分類,應用較多的是JNET分類和NICE分類,但使用較為廣泛的是JNET分類(表5),這種分類是結合NBI,分析病變微血管形態及微表面形態來進行性質、深度的判斷,診斷效能較高。


表5 JNET分類


總結,本文中總結的幾種分型是內鏡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分型,通過本文的梳理希望能夠為大傢在臨床工作中提供壹定的幫助。


醫生站網頁版上線啦

👇👇👇



責任編輯:文嘉欣


- End -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徵 稿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歡迎您的投稿!

https://titan.yishengzhan.cn/#/public_contribution

請按徵稿界麵填寫真實信息